《认知尺度:认知尺度决定了你的见识高低和格局大小》魏坤琳&陈虎平等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最强大脑》推荐:《认知尺度:认知尺度决定了你的见识高低和格局大小》魏坤琳&陈虎平等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编辑推荐

1. 魏坤琳、郝景芳……关于认知升级的重磅作品。

2. 认知尺度决定了你的见识高低和格局大小。变化认知尺度,突破圈层,实现人生跃迁,对未来进行提前套利。

3. 百万畅销书《刻意练习》幕后策划人、开智社群创始人阳志平力推新作。

4. 一本书告诉你,如何选择未来的职业和生活的城市,如何运用科学的思维进行当下的学习和提高,如何调整自我的心态应对各种不确定挑战。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认知尺度好比探索心智宇宙的望远镜,一旦将思考尺度抽象变形,无穷大或无穷小,往往会收获新的价值。

什么是真正的认知升级?北京大学教授、《最强大脑》科学判官魏坤琳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终身学习者,为心智成长提供了有效路径。

大千世界,我们该如何定位自己?科幻奖项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从全宇宙的尺度,让我们重新体会个人在这个世界的坐标。

 

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路径?陈虎平老师告诉你,一个人再努力努力不过时代,所以要把人生设计放到城市演化、产业驱动的大背景中。

……

《认知尺度》集合了国内一流的认知科学研究者,从时空尺度、思维尺度、人生尺度,为我们理解现在、把握未来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让你打破时空藩篱,拓宽与外界的接口,进入更大的世界。

 

作者简介

魏坤琳,《最强大脑》节目“科学判官”。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长期研究人脑以及认知相关的运作机制,是认知科学领域的权威人物。                             

陈虎平: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利用未来与世界对赌

如果你有时间机器,能看到10年后的世界,你就能买入市值第一公司的股票,躺着赚钱;如果你有时间机器,能看到10年后的自己,就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将与谁在一起。可惜,你没有这种时间机器。

是否还有其他偷窥未来的方法呢?国际新闻人安替教你如何提前看到未来,如何塑造一颗以未来为导向的“勇敢的心”。

安替

国际新闻人,现任《财新·世界说》首席执行官。1975年生于南京,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后转行做新闻,先后任职于《21世纪环球报道》《纽约时报》。2007年获得哈佛大学尼曼(Nieman)新闻奖学金。2012年在TED全球大会(TED Global)上发表演讲。

我与长腿女生的故事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一心想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讲着我完全听不懂的语言的地方,从头开始。我觉得在那样的生活里,会有一种彻底从底层成长的感觉。于是,我到了无锡。我是南京人,讲南京话,无锡人讲的是无锡话,我一句也听不懂。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到无锡选择的工作是饭店的总台,对,就是整天说“Welcome to this hotel”(欢迎光临本饭店)的接待员,宿舍是在锅炉房的二楼。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智力过剩,所以就做了些疯狂的事情,每天晚上回去读藏语和古印度语。那时,我内心知道这样走下去是没有前途的。

直到1996年7月28日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我深深地觉得:如果没有1996年7月28日,我就不会站在这里。我这一生,做过很多很多错误的或者正确的决定,但是没有一次像那天的决定那么重要,甚至成就了安替这个人,所以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那个决定那么重要。

那是个星期天,我下了夜班,9点钟去英语角,看到了一个穿着热裤的长腿女生。她只有16岁,正读高一,然后我们就开始谈电影《勇敢的心》。《勇敢的心》是1995年上映的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带领乡民与英国的侵略者抗争的故事。

我发现,《勇敢的心》是个很好的泡妞的电影,为什么呢?因为电影一开始就有个小女孩爱上了男主人公威廉·华莱士,这告诉我们,早恋不是一个问题,这也为我当年作为一个刚毕业的总台员工和一个高一女生谈恋爱提供了合理性。

但这个片子最激动人心的,并不是感情部分,而是当威廉·华莱士在战场上鼓舞所有的人去对付比他们强大一百倍的侵略者时说的话。当我那天见到那个16岁的长腿女生的时候,我就跟她一起用英文重述了那段对白: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如果战斗,你们可能会死。如果逃跑,至少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这段话最妙的一点就是华莱士用了一个未来的说法:如果有一天你老了,躺在床上,你会不会用那一天来换今天?华莱士这段话之所以能鼓舞那么多人,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用了未来的情景来激励民众,用可想象的未来获得现在的力量。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于是我就开始想如何把这个策略用在泡妞上。我想:如果10年后,她能在我身边,每天都能在一起一同分享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并且一起到世界之巅,那个时候,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她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个图景该多美。

所以第二个星期天,我就邀请她来我的宿舍促膝谈心。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后来她成了我的妻子。2014年,我们有了一个孩子。

但是想未来不能想太远,想到10年后是可以的,如果你想到20年后,或者当你想到有一天你要半夜三更为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大概就不可能有那天的美好了。但无论如何,这是我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

华莱士这段话之所以能鼓舞那么多人,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用了未来的情景来激励民众,用可想象的未来获得现在的力量。

未来已在此处,只是分布不均

如果有时间机器让你有机会偷看到2025年,你想看什么? [1] 每个人都可能这样想过:如果有机会看一下10年后的情景,哪怕是一分钟,那么我就知道现在该干什么了。

对很多人来讲,可能会想看一下2025年股市最高值的公司,因为如果你知道10年后排第一的股票,那么你现在就有10年的时间做局,你就可以什么事都不要干,用所有的钱去买那只未来会成为第一的股票。

对现在还没有女朋友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想看看10年后自己的那个女神是谁,然后现在就走到她身边说:“别废话了,我们直接在一起吧,因为我看到10年后了。”

但悲剧在于,我们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时间机器。换句话说,根据各种物理学的限制,你看不到未来。那该怎么办呢?

我想说的是,即便你不能突破物理的极限,你也可以利用未来跟世界对赌。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未来的公式:2025年的未来进步=2025年当时的现状=从现在至2025年开始各种成功事件的组合。也就是说,现在开始的成功事件就是对未来10年时差的提前套利。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穿越者知道现在所有的成功事件是未来的提前套利和准备,那么,他会进行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想方设法穿越去未来;第二,准备资本套利。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步骤一,时间机器还没出现,那么换个思路: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接近未来?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以帮到我们,它认为:物体质量过大会造成周围的时空弯曲。想一下:如果一个地方的资源足够多,它会不会造成时间的扭曲呢?事实上是可以的,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未来已在此处,只是分布不均。”既然未来已经来了,那么它在哪里呢?

2025年的未来进步=2025年当时的现状=从现在至2025年开始各种成功事件的组合。现在开始的成功事件就是对未来10年时差的提前套利。

姑且再换个思路:哪个行业或领域更接近未来?答案显然是风险投资。因为风投跟那个未来时的坐标很相近,创新的风投投的就是未来,而且未来的行业前景极大可能就是靠风投驱动的。

2014年全球风投规模20强城市,第一是硅谷,第二是纽约,第三是波士顿,第四是北京。从未来的角度去衡量,硅谷、纽约、波士顿和北京已经成为离时间未来最近的四个点。这个时候,你可能才发现,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北京)竟然离未来那么近。

去时间源头,成为学徒,快速成长

既然你已经知道北京是时间源头,你现在就去北京,到了北京南站,放下行李,举目四望,该怎么办?

不是说硅谷的所有人都能成为未来的顶尖人物,也不是说北京的所有人都能享受时间源头效应。那么,怎样才能在时间源头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你的命运呢?

我建议大家看一部央视的纪录片《烈日灼人》,它说的是一个外地人到中关村孵化器,想做自己的App(应用程序),经历了投资,跟合伙人分手,虽然做成了App,却没有人用,最后失败地离开北京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你可以去时间源头,但是不一定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怎么才可以改变呢?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写过一本书叫《创造力》,最精彩的是第一章。他说,如果对比创造力或者想象力,也许一个民间科学家甚至比那些专家、博士、教授厉害,但是如果你的想象力不在一个既有学界的边界里,那么你的想象力是没有意义的——创造力不仅仅是想象力,更多的是一个系统工程。

换句话说,你必须要在一个学界的边界里面,在学界的边界里面越深,你越容易改变世界。爱因斯坦用发表论文的方式进入了整个体系,当时只有几个人懂,那也没有关系,照样改变了整个世界。但如果是一个民间科学家,即使是网络大V,即使有几百万粉丝,也改变不了世界,因为改变世界的点必须要在学界那个圈子里面。

如果你的想象力不在一个既有学界的边界里,那么你的想象力是没有意义的——创造力不仅仅是想象力,更多的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果你要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得熟悉风投,你得熟悉徐小平,或者是美国硅谷的风投公司;如果你要搞脑科学,你得知道安人心智;如果你要做新闻调查,你得去央视,去财新,去《南方人物周刊》或者《人物》杂志。你必须进入已有的学界,而不是幻想要改变一切。所以说,并不是所有聪明都那么重要,有边界的聪明、在恰当位置的聪明才重要。

对于你来说,身处北京南站,不认识徐小平,不在财新,也不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没有人投资你,不会说英语,甚至连普通话也说不好,怎么开始?

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叫“合法边缘参与”,也就是成为学徒。学徒其实在各个地方都很常见,比如很多大公司有实习制度,实习就是一种学徒;再比如助教,在整个学术体系中,你可以当教授的助教。有人说我一开始就要做改变世界的工作,我不要做这种打杂的工作,但是合法边缘参与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学徒这种方法,你才能从非常低的起点,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核心的学界。

我当年曾是个妄人。什么叫妄人呢?就是网上愤青,天天骂人,讽刺人,那叫一个毒啊,现在的90后都没有我当年那么厉害。但后来我加入了《华夏时报》,我想做新闻,就老老实实地跟了我的师父老穆。当时我只会写网文,不会写新闻,于是就用了一个比较中国式的方法:翻译《经济学人》(Economist ),我每天翻译一篇经济学人全球动态(Economist Global Agenda),然后稍加改动,发表在网上。我的老师每天都要将我的文字改三分之一。我就这样翻译,然后被领导和师父改,三个月之后,我就出师了。第二年,我成为战地记者,接着下半年,我就去《纽约时报》工作了四年。所以一旦你成为学徒,你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你必须要挑准在主流界做学徒。

你可能会说,学习要带有批判性,如果老师告诉的是错的,那就不要接受,所以你一直在批判质疑。但是我却要给你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做学徒的时候,绝对不能批判性学习,而是要绝对盲从。

只有通过学徒这种方法,你才能从非常低的起点,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核心的学界。

做学徒,盲从是极为重要的,为什么?假设你都有批判的框架了,那你还学它干吗呢?只有去掉这个框架,你才可能学习,才可能建立新的框架。建立框架包括接受偏见,当你接受偏见到一定程度,拷贝老师到一定程度时,你自然会理解那个偏见产生的原因。

感受同侪压力,被动进步

我前面说过,这个世界地理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地方离专业更近,例如哈佛大学的脑科学专业;有些地方离未来更近,例如波士顿。有人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这一切,你可以通过公开课学到很多知识,打破距离的限制。但是我想说的是,网络公开课到底有没有改变地理分配不均的情况?它跟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或者斯坦福大学的线下课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了互联网,你还是要去时间源头呢?

原因很简单:同侪压力。我们自己是掐不死自己的,不信你试一试,但是如果是情敌或者是学术敌人,他肯定可以掐死你。

老穆告诉我一个非常好玩的事情:你来到北京的第一个5年,你就认识了你这一辈子所有的敌人和所有的朋友。为什么?因为北京是个资源高度集中的地方,没有什么人是突然出现的,所以在这5年里,你未来的所有竞争者、所有的联盟者,你全部遇到了。譬如说今天,如果你想要在脑科学领域做的话,你会发现在安人心智社群内已经聚集了你未来80%的朋友和敌人,这种资源集聚产生的效应就叫同侪压力。

同侪压力是什么?同侪压力就是如果我不熬夜把这东西搞定,我就会一辈子受这帮学霸的耻笑。同侪竞争不是课堂结束就结束了,不会的,每年的同学聚会,或者微信群里,都有人在炫耀:某某又拿到奖学金,某某又拿到投资,某某的公司又上市了……我们一辈子都在同侪压力中,抬不起头来。

如果我们在年轻时,非常幸运地选择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汇集了全球最优秀的人,那么这种同侪压力会造成一种效果:被动进步。如果你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要振作,每天都有个待办事项清单,那是非常累的。我常开玩笑说,最好的进步就是我躺在那儿,天天睡觉,或是很庸俗地上班下班,10年之后我硕果累累。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