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潜能和价值》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人的潜能和价值》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

 

内容简介:

 

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自己?

 

怎样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人的潜能和价值》是马斯洛、阿德勒、奥尔波特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人的潜能和价值”讨论的精选论文集,深刻探讨了人的尊严与价值、目标感和意义感以及个体创造力与自我实现等重要话题;只有当人真正认识自我,通过充分实现人的潜在的能力,才能成为独立自由的人,从而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人的潜能和价值》不仅是一本心理学作品,更是一部生命哲学著作,帮助读者重新认识自我,深入发掘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勇攀生命的高峰。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这些和将要提到的其他研究有力证明,人的机体比普遍认为的更值得信赖,更懂得自我保护、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此外,还可以补充一点。那就是,最近的各种研究表明,有必要从理论上假定机体内有某种积极生长或自我实现的倾向。它不同于机体内部自我保存或自我平衡的倾向,也不同于其适应外部刺激的倾向。这种积极成长或自我实现的倾向已经以这样或那样模糊的方式出现在像亚里士多德和柏格森这样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的理论当中,其必要性也得到了类似戈德斯坦、布勒、荣格、霍尼、弗洛姆、罗杰斯等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肯定。 然而,也许对重新审视本能理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心理治疗师(尤其是精神分析师)的经验。在这一领域,事实之间的逻辑尽管有些模糊,但却是明白无误的。可是,治疗师不得不将基本的愿望、需要或冲动与次要的区分开来。问题很简单,有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病态,另一些则不会。某些需要得到满足,会带来健康,另一些则不会。这些需要非常顽固,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拒绝任何形式的讨好、贿赂和替代,只求适当的内在满足。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它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渴望得到满足,它们给人的印象是顽固、繁复、无法通融、不可分析,是既定事实,不可怀疑。精神病学、精神分析、临床心理学、社会工作或儿童治疗的几乎每一个学派,无论它们在其他问题上有多大分歧,都假定本能需要的存在。这一点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经历不可避免地提醒我们去注意物种特征、身体素质和遗传基因,而不是表面的、易控的习惯。一旦需要在两难之间做出选择,治疗师几乎总是选择本能,而不是条件反射或者习惯,作为研究的基础。这当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知道,还有其他中间的、更有效的、更能令人满意的选项。也就是说,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但是,从一般动力学理论的要求来看,有一点似乎很清楚。那就是,本能理论,特别是由麦独孤和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理论,其优点在当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也许是其错误太过明显的缘故吧。本能理论接受下列事实:人是主动的;人的本性及其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行为;人的本性为其提供了现成的目标、目的或价值框架;为了避免生病,人在良好条件下想得到的东西通常是他需要的,或者说,对他有益的;所有人加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一的生物物种;人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除非他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标。总的来说,机体依赖的资源通常表现出一种生物性的效率或智慧,这一点需要得到进一步解释。 本能理论的错误 我们认为,本能论者所犯的许多错误,尽管很严重,需要反驳,但绝不是本质的或必然的。此外,许多错误都是本能论者及其批评者所共有的。 1. 语义错误和逻辑错误最为明显。本能论者之所以受到指责,是因为他们人为地创造出一些新的“本能”,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的行为或无法确定的行为的起源。但是,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无须将其视为事实,无须将其与概念相混淆,更无须进行无效的三段推论。毕竟,今天,我们对语义学的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入。 2. 我们现在对人种学、社会学和遗传学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完全可以避免朴素的种族中心论、阶级中心论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它们都曾使早期的本能论者陷入困境。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本能论者犯了一大错误,即文化相对论。这一学说在过去20年里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如今却受到普遍的批评。当然,本能论者寻求跨文化的种族特征这一做法还是值得尊重的。显然,我们必须(也能够)避免种族中心论和极端文化相对论。例如,工具性行为(手段)与地方文化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远远大于基本需要(目的)与地方文化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3.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大多数反本能论者(如伯纳德、沃森等人)批评本能论的理由是,本能无法用特定的刺激-反应概念来描述。简单地说,就是本能不符合简单的行为主义理论。这倒没错,本能论的确如此。然而,今天的动力心理学家和人文心理学家对这样的批评不以为然。他们一致认为,用刺激-反应概念是无法解释人类的整体素质或整体活动的。 这种尝试只会引起混乱。把“反射”与传统的“低等动物本能”混淆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者是纯粹的运动神经行为,后者具备更多的特征,如预定冲动、表现性行为、应对行为、目标对象以及情感等。 4. 即使仅仅从逻辑上来说,我们也没有理由被迫在完整的本能和非完整的本能之间做出选择。为什么不能有残存的本能、类本能冲动、类本能行为、不同程度的本能、不完整的本能呢? 很多人滥用“本能”这个词来涵盖需要、目标、能力、行为、感知、表达、价值和情感伴随物等。有时专指其中一项,有时则指其中几项,结果成了一个大杂烩,很不准确。正如马莫尔和伯纳德指出的那样,几乎所有已知的人类反应特征都被这个或那个作家描述为本能。 我们的主要假设是,人类的欲望或基本需要本身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相关的行为或能力、认知或情感不一定也是天生的,而是可以(根据我们的假设)通过学习或引导获得的,是表现性的。(当然,人的许多能力或才能是遗传的,如色觉等。不过,这些此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就是说,基本需要的遗传成分可以看成简单的意动缺乏,与内在的目标实现行为无关,是盲目的、没有方向的需要,就像弗洛伊德的本我冲动一样。我们将在下面看到,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因素似乎也可以是内在的,也是可以定义的。目标(或应对)行为则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实现的。 本能论者及其批评者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都用非黑即白的两分法而非程度的差别来思考问题。怎么能说一套复杂的反应要么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要么根本不是遗传决定的呢?任何一个结构,无论多么简单,都不可能只是由基因决定的,更不用说完整的反应了。即便是孟德尔的甜豌豆也需要空气、水和营养,即便基因本身也需要一个环境,即邻近的基因。 在另一个极端,同样明显的是,没有什么是完全不受遗传影响的,因为人也是一个生物物种。这一由遗传决定的事实是人类每一个行为、能力和认知的前提。也就是说,正因为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他才能做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反过来说,正是基因使之成为人类大家庭的一员。 这种无效的二分法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结果。那就是,任何有一丁点习得迹象的东西,都是非本能的;任何有一丁点遗传影响的东西,都是本能的。既然在大多数(也许是全部)冲动、能力或情感中都很容易看出两种因素的痕迹,这样的争论就会无休无止。 本能论者和反本能论者采取的都是“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这完全是一个可以避免的错误。 5. 本能论者所使用的范例是动物的本能,结果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例如,他们不去寻找人类特有的本能。然而,从低等动物身上得出的一个最误导人的结论是,本能是强大的、牢固的、不可改变的、无法控制的。其实,这些都是鲑鱼、青蛙、旅鼠等动物特有的本能,与人类无关。 如果像我们感觉的那样,基本需要有一个明显的遗传基础,那么,当我们仅仅用肉眼来寻找本能,并且,只有当一个实体毫无疑问地独立于环境之外,且明显比环境力量更加强大时才认为它是本能的,那么,我们很可能已经犯了大错。为什么不能有类本能的,却极易受到压抑或控制的需要呢?为什么不能有极易受到习惯、暗示、文化压力、负罪感等其他方式影响的需要呢?爱情需要不就如此吗?换句话说,为什么不能有弱势本能呢? 文化论者攻击本能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后者“本能压倒一切”的错误论调。任何一名人种学家的经历都与这样的论调相矛盾,因此,上述攻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能像笔者一样对文化和生物这两种因素都给予适当的尊重,如果我们都能认为文化是一种比本能需要更为强大的力量,那么,下面的说法似乎就不是一个悖论,而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那就是,如果微妙和脆弱的本能需要不想被更加强大有力的文化因素所压倒,那么,就需要将其保护起来。即使这些类本能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大的(它们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严重的病态后果),也需要得到保护。 为了说明这一点,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悖论,也许会有所帮助。我认为,从一个角度来看,暴露、洞悉、深度疗法(包括除催眠和行为疗法之外的几乎所有疗法)是一种暴露、恢复和加强我们被削弱的和失去的本能、残存的本能、过度渲染的动物自我和主观生物学的方法。这一终极目的在所谓的“个人成长工作坊”里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无论是从疗法上看,还是从工作坊或研讨会的角度来看)都是昂贵的、痛苦的和长期的努力,需要付出一生的奋斗、耐心和坚韧。即便如此,最终也可能无功而返。然而,有多少猫、狗或鸟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发现自己是如何成为猫、狗或鸟的?它们的声音响亮、清晰、明白无误,而我们的声音则很弱,充满了困惑,常常被人忽视。恰恰是我们需要帮助才能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 这就是为什么动物的自然性在自我实现的人身上看得最为清楚,而在神经质或病人身上看得最不清楚。甚至可以说,疾病恰恰是一个人动物本性丧失的表现。最清晰的物种特性和动物本性却被认为是最具神性、最神圣的、最睿智的和最理性的,这的确有些自我矛盾。 6. 只关注动物本能还导致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错误。出于只有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才能解释的不可思议的原因,西方文明普遍认为,人类身上的动物性是不好的,我们最原始的冲动是邪恶的、贪婪的、自私的和充满敌意的,神学家将其称为原罪或魔鬼,弗洛伊德学派称为本我,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也都赋予其不同的称呼。达尔文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结果,他只看到了动物界的竞争,完全忽略了同样普遍存在的合作。 这种世界观的表述方式之一,就是将我们身上的动物性与狼、老虎、猪、秃鹰或蛇的本性等同起来,而不是与更好的、至少是更温驯的动物(如鹿、大象或狗或黑猩猩)的本性等同起来。这就意味着将人的动物性诠释为不良的东西。应当指出,如果我们必须由动物及人进行推理的话,那么,选择离我们最近的动物(类人猿)会更好一些。总的来说,这些可爱的动物和我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如果都能看到这一点,那么,比较心理学也就不会持相反的观点。 7. 还有一种可能性不可忽略,即遗传特征是不可修正、不可改变的观点。事实上,即使一个特征主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它也是可以修改的,甚至可能很容易地进行修改或者控制。假设癌症有一个牢固的遗传基因,这也没有必要阻止任何人去寻找控制它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基于先验的理由,我们就可以承认,尽管智商主要是遗传而来的,但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和心理治疗来提高。 8. 与本能论者不同的是,我们必须为本能变异留出更大的空间。认识和理解的需要似乎只对聪明人才有意义。对于低能者来说,它们似乎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很初级的。利维已经表明,母性冲动在女性中差异很大,在某些女性身上很难看到。诸如数学、艺术方面的特殊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是不存在的。 类本能冲动可以完全消失,而动物本能则显然不会。例如,在变态人格中,爱和被爱的需要已经消失。而且,据我们所知,这种消失通常是永久性的。也就是说,一般而言,这种变态人格无法通过现有的精神治疗方法得以治愈。我们手里还有更早的例子,研究的是奥地利一个村庄的失业情况。结果表明,长期失业可能会严重打击人的士气,从而摧毁某些需要。这些被摧毁的需要,即使在环境得到良好改善的情况下,也无法恢复。我们还从纳粹集中营获得了类似的材料。巴特森和米德对巴厘人的观察结果也与之相关。在西方人眼里,成年巴厘人心里没有爱,也不需要爱。源自巴厘岛的电影显示,婴儿和儿童对爱的缺失痛苦不堪。据此,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种感情冲动的丧失是一种后天的损失。 9. 我们已经看到,本能和对新生事物的灵活认知和适应能力在系统分类方面往往是相互排斥的。我们对其中一种发现得越多,对另外一种的期待也就越少。正因为如此,一个致命的,甚至是悲剧性的错误(考虑到历史后果)从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那就是,把本能冲动和人的理性一分为二。很少有人想到,它们可能都是类本能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结果或隐含的目标可能是相同的或协同的,而不是对立的。 我们的论点是,认识和理解的冲动也许和归属感或爱的需要一样,具有意动性。 在一般的本能-理性二分法或对比中,本能和理性之所以相互对立,是因为定义不清。如按当今的知识对其进行正确定义,那么,它们不会被看成是相互对立的,彼此差异也不会很大。健康的理性和健康的本能冲动指向同一个方向,在健康的人身上并不相互对立(不过,在不健康的人那里则另当别论)。举例来说,现有的科学资料都表明,从精神上来说,儿童都需要爱,都需要得到保护、认可和尊重。这恰恰是儿童本能所渴望的。正是在这种非常具体、可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断言,类本能的需要和理性可能是协同的,而不是对立的,其表面对立是源于只关注病态而产生的假象。假如这一论点成立,那么,我们将从此解决一个古老的难题:本能与理性,谁主沉浮?这和另一个古老的问题一样:在美满的婚姻中,究竟应该谁说了算?是丈夫,还是妻子? 10. 在本能论的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非常保守甚至是反民主性质的社会、经济、政治理论。这一点已经得到帕斯托雷的明确证明,而且,在其对麦独孤和桑代克(笔者愿意加上荣格,也许还有弗洛伊德)的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这一切都起因于错误地将遗传与命运等同起来,认为它们是不可抗拒、不可改变、不可修正的。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弱类本能需要一种有益的文化来塑造自己、表达自己、满足自己,而且,弱类本能很容易受到恶劣文化环境的摧残。社会环境必须得到极大的改善,弱遗传需要才有望得到满足。 无论如何,帕斯托雷有关遗传和命运的关系都不是内在的、固有的。最近,已揭示出应该用两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来说明问题。 11. 无论如何,认为本能和社会之间、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都是在回避问题的实质,是非常可怕的。接受上述观点的人,其主要借口可能是,对于病态的社会和病人来说,这种矛盾是确实存在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点早已得到本尼迪克特的证明。在良好的社会中,至少是在她描述的那种社会中,这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协同的,而不是对立的。错误的二分法之所以持续存在,是源于对不良环境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错误看法。 12. 正如大多数动机理论一样,本能论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它未能认识到冲动在不同层次中是动态的,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孤立地对待冲动,那么,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例如,生活动机本质上的整体性或单一性被模糊了,于是,便产生了罗列动机清单这一无法解决的问题。此外,价值或选择原则不复存在了。没有了这个原则,我们就无法决定哪个需要更高级、更重要、更基本。迄今为止,生活动机细小化的最重要后果是,它为本能打开了通往涅槃、死亡、静止、体内平衡、自满、稳定之门,这是因为,任何一种需要,其唯一目的就是追求满足,即自身的湮灭。 这就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任何一种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都会让其他被推到一边的较弱的需要走上前台,力陈自己的主张。需要永远不会停止。一个需要满足了,另一个需要就出现了。 在将本能解释为不良动物本能的同时,人们认为,本能在精神病患者、神经病患者、罪犯、弱智或绝望者身上应该表现得最为明显。这自然会产生下面的看法,即良心、理性和伦理不过是后天习得的一些虚饰而已,在性质上与内在的东西完全不同,就像手铐和囚犯之间的关系一样。这种误解势必将文明(学校、教堂、法庭、立法)看成抑制不良动物本能的重要力量。 这个错误十分严重,充满悲剧色彩,也许,从历史重要性上来说,堪比下列错误:迷信神权、迷信唯一宗教、否认进化论、否认地球是圆的等。任何让人类不信任自己、不信任他人的想法,任何对人类的能力感到悲观的虚无的想法,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每一场战争、每一次种族对抗,以及每一次宗教屠杀负责。 奇怪的是,时至今日,本能论者及其反对者仍然坚持这种错误的人性论。那些希望人类有一个更好未来的人、乐观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一神论者、自由主义者、激进主义者和环境主义者,往往都因为恐惧而拒绝本能论,因为这种理论遭到无情的曲解,似乎人类注定都要在这个赖以生存的丛林世界中走向非理性、真战争、本能主义和冲突对抗。 本能论者的回应同样令人费解,但他们拒绝与不可回避的命运抗争,仅仅一耸肩膀就把乐观主义抛到九霄云外。当然,有些人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放弃乐观主义。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酒精中毒。有些人急切地进入酒精中毒状态,有些人则是被动为之。不过,最终的效果往往是相似的。难怪,人们发现,在许多问题上,弗洛伊德和希特勒同属一个阵营;难怪,桑代克和麦独孤这样优秀的人物会因为不良动物本能的观点而被迫接受汉密尔顿主义和反民主的结论。 一旦认识到类本能需要并不是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善的,那么,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不妨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对孩子的训练将会引发一场革命,最终,我们会放弃使用“训练”这个丑陋的字眼。当我们接受合理的动物需要时,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满足它们,而不是相反。 在我们的文化中,一个丧失了部分自然权利,但尚未彻底适应的孩子,也就是说,一个健康合理的动物性尚未被彻底剥夺的孩子,总会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索取赞许、自主、关爱、安全感等。老练的成年人通常的反应是:“他这是在故意卖弄”,或者“他只是想得到关注罢了”,接着,就会把他从成人面前轰走。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为:不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关注他,不要赞美他,不要为他喝彩。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种接纳、赞美或爱的请求看作正当的要求或权利,就像对待饥饿、口渴、寒冷或痛苦的抱怨一样,那么,就会主动去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是去打击他。结果,孩子和父母都有了更多的乐趣,在一起时会更加愉快,因此,肯定会更加关爱对方。 不过,这不应理解为毫无分寸、完全彻底的宽容和放任。一些最低限度的文化融入或培养,如训练、纪律、获得外界文化所需的习惯、为未来所做的准备、对他人需求的意识,仍然是必要的。前提是,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这些必要的训练不会带来特别的麻烦。然而,吸毒、上瘾、痴迷等其他类本能的需要则不能满足。最后,我们必须提醒自己,挫折、悲剧和不快偶尔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为类本能的基本需要 上述考虑促使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那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体质和遗传决定的。这一假设目前还无法得到直接证明,因为所需的遗传学或神经学技术还不存在。其他形式的分析,如行为、家庭、社会、人种等,通常都是驳斥,而不是证明这个遗传假设,除非是在明确的情况下,而我们的假设恰恰一点都不明确。 以下是支持本能假说的可用数据和理论考虑。 1. 人们之所以提出新的假设,是因为旧的理论失败了。本能论被环境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废黜了。这两种理论几乎完全依赖于联想学习,将其视为一种基本的、近乎全能的解释工具。 公平而言,这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动机问题(价值、目的、基本需要及其满足与挫折)以及由此引起的后果(如健康状况、精神病理学、心理疗法等)。 我们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论证来证实这个结论。值得关注的是,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临床工作者几乎从来都不采用行为主义理论。他们在并不充分的理论基础上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实用结构。他们往往注重实践,而非崇尚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就临床工作者所使用的理论而言,它是一个十分粗糙,并非系统的动机理论,其中,本能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就是弗洛伊德的理论。 一般来说,非临床心理学家只承认饥饿、口渴等心理冲动是类本能的,并以此(再借助条件作用)假定所有的高级需要都是后天习得的。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爱自己的父母,是因为他们抚养我们,并以其他方式满足我们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论,爱是满足或易货的副产品,或者,如广告人所说,是顾客满意的同义词。 据笔者所知,没有任何一个实验成功证明这一理论对爱、安全感、归属感、尊重、理解等需要的解释是正确的。它不过是一个尚未得到进一步论证的假设而已。这一假设之所以能幸存下来,是因为人们从未对其进行仔细的考察。 当然,条件作用的数据并不支持这样的假设。相反,这种需要的表现更像是条件作用最初所基于的无条件反应,而不是次要的条件反射。在完全基于“内在强化因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这些类本能的需要被简单地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理论。 事实上,普通人也不难发现这一理论漏洞百出。母亲为何如此渴望满足孩子的需要?她自己得到了什么?怀孕的不适和分娩的痛苦,这些又给她带来了什么好处?如果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交易,那么,她为什么要做这笔买卖?此外,为什么临床工作者普遍认为“婴儿不仅需要食物、温暖、良好的护理,还需要爱这种似乎是‘需求’之外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多余的吗? 还有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满足什么?难道是生理方面的满足?我们不得不假定,这里的满足指的是生理上的快乐,因为该理论试图证明所有快乐都来源于生理上的快乐。但是,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被轻轻地抱在怀里、被温柔以待、没有猛地掉在地上)是生理上的满足吗?为什么对婴儿柔声细语、对他微笑,把他抱在怀里、关注他、亲吻他、拥抱他就能让他高兴?满足孩子、喂养孩子、为孩子做出牺牲,这一切对于给予者来说又得到了哪些满足呢?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满足的方式和满足本身一样有效。这对满足的概念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定期可靠的进食能满足对食物的需要吗?宽容满足的是什么需要?尊重孩子的需求满足的是什么需要?训练孩子断奶或如厕满足的又是什么需要?为什么收容所里的儿童无论受到多么好的照顾(生理上获得满足)心理上仍会不平衡?如果爱的饥饿最终变成了对食物的要求,那么,这种特殊的饥饿感为什么不能通过食物得到消除呢? 墨菲的“疏引作用”这一概念在这一点上非常有用。他指出,在无条件刺激和其他刺激之间可能会产生任意的联系,因为任意的刺激只是一种信号,并非是致满足物本身。当一个人需要满足诸如消除饥饿这样的生理需求时,起作用的不是信号,而是致满足物。只有食物才能缓解饥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里,这样的信号学习将会发生,并且,十分有用,餐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更重要的一种学习是超出关联性质的疏引作用。也就是说,应该知道哪些对象是合适的致满足物,哪些不是,哪些致满足物出于种种原因是最令人满意的或者最应该成为首选的。 与我们的论点相关联的是笔者的观察,即爱、尊重、理解等需要的健康满足是通过疏引完成的,也就是说,是通过内在的适当满足,而不是任意的关联完成的。在后者出现的地方,就会出现神经官能症和神经质般的需要,如恋物癖等。 这里,我想提一下哈洛和他的同事在威斯康星灵长类动物实验室里进行的各种重要实验。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猴宝宝的妈妈被送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以喂食的铁丝假人,另一个是覆盖着毛巾布、不能喂食的假人。猴宝宝选择可以依偎的后者作为妈妈的替代品,而不是前者,尽管“铁丝妈妈”可以给它们喂食。这些没有母亲的猴子,尽管吃得很好,在各个方面却都变得异常古怪,包括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母性本能。显然,即便对猴子来说,仅有食物和住处也是远远不够的。 2. 本能的常规生物学标准对我们帮助不大,这部分是因为我们缺乏数据,但同时也因为我们必须对这些标准本身质疑。 如上所述,早期本能理论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过分强调人与动物世界的连续性,而没有同时强调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重大差异。如今,在他们的著作中仍能清楚地看到,他们毫不怀疑地从动物的角度来定义和罗列本能,即涵盖任何动物的任何本能。正因如此,任何一种在人身上发现的,而动物身上没有的冲动都被认为是非本能的。当然,在人和动物身上发现的任何冲动或需要,如进食、呼吸等,都已证明是本能的,无须进一步认证。然而,这并不能否定某些本能冲动可能只存在于人身上,或者只存在于人和黑猩猩身上,如爱的冲动。信鸽、鲑鱼、猫等各有自己特有的本能。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不能拥有自己的特点呢? 一个比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随着我们进化到更高的层次,本能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适应性,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学习、思考和交流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如果用低等动物的标准将本能看成一种先天冲动、感知意愿、工具行为与技能及目标对象(如果能找到观察它的方法,甚至可能是情感的伴随物)的复合体,那么,这个理论似乎是正确的。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在小白鼠中发现了性本能、母性本能、喂养本能,等等。在猴子身上,母性本能仍然存在,喂养本能业已改变且仍在改变,性本能消失了,只留下一种类本能的欲望。猴子必须学着选择性伴侣,而且,还要学会高效地进行性行为。上述本能,人类已经全部失去。性欲和喂养的欲望仍然存在,母性的欲望也可能存在,只是比较微弱。但是,人类必须从疏引的角度学习工具行为、技能、选择性感知和目标对象。本能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其残余部分。 3. 本能的文化标准(我们所讨论的反应是否独立于文化之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不幸的是,目前的数据尚不明确。笔者认为,就其本身而言,它们要么支持这个理论,要么与这个理论相一致。然而,必须承认,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人眼里,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由于笔者的实地经验仅限于与一个印第安部落的短暂接触,另外,由于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类学家(而不是心理学家)未来的发现,我们在此不再讨论这一话题。 4. 前面已经提到了基本需要从本质上讲是类本能的一个原因。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精神疾病,这一点是所有临床工作者都一致赞同的。然而,这并不适合神经质的需要,不适合习惯、成瘾和对熟悉事物的偏好,不适合对工具或手段的需要;这只是在特殊意义上适合行为—完成的需要,适合感官刺激的需要,适合天赋—能力—表达的需要。(至少这些不同的需要可以在操作或实用的基础上加以区分,可以根据不同理论和实践原因加以区分。) 我们学会了一日三餐,学会了道谢,学会了使用刀叉桌椅;我们学会了穿衣穿鞋,学会了晚上睡在床上,学会了说话;我们吃牛羊,不吃猫狗;我们保持清洁,比较成绩,渴望金钱。然而,这些强大的习惯在受挫后可能不仅不会带来伤害,有时反而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泛舟或野营时,我们会轻舒一口气,随之将其忘掉,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非本质的东西。但是,对于爱、安全和尊重,则绝对不能如此。 由此可见,基本需要显然在心理学和生物学上都占有一个特殊的重要位置。它们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必须得到满足,否则,必定带来不良后果。 5. 基本需要的满足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被称为合意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实现的。“合意的”和“良好的”这两个说法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容易受到操作定义的影响。这些都是健康的机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愿意选择并努力实现的。 这些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影响已经在有关满足基本需要的章节中概述过了,这里不再进一步讨论,只是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这一标准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地方或者不科学的地方。只要我们记住这个问题与为汽车选择合适的汽油没有太大区别,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放在实验的基础上,甚至是工程的基础上加以验证。如果加了某种汽油,车跑得更好,那么,就足以说明,这种汽油比别的汽油好。临床研究普遍发现,当爱、安全和尊重等需要得到满足时,机体就能运转得更好。也就是说,感觉更加敏锐了,智力的利用更加充分了,食物的消化更有效了,生病率更低了,而且,更能积极利用大脑得出正确结论了。 6. 基本需要致满足物的特点使之不同于其他需要的致满足物。机体本身,出于自身的性质,指明了致满足物的特定范围,这是无法替代的。习惯性需要,甚至是许多神经质的需要,都属于这一类。正是由于基本需要自身的特点,最终将其与致满足物联系起来的是疏引作用,而非任意的关联。 7. 心理治疗的效果对我们的目的很有意义。在笔者看来,似乎所有主要类型的心理疗法都认为自己十分成功,这是因为,它们都培育、促进和巩固了所谓基本的、类本能的需要,同时,削弱或完全消除了所谓神经质的需要。 这对于那些公开宣称要让患者回归内心的疗法(如罗杰斯、弗洛姆、霍尼等人的疗法)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暗示了人格有其自身的内在本质,并不是由治疗师创造出来的,而只是由他释放出来并按自己的风格成长发展的。如果洞察顿悟和压抑消除使一种反应消失了,那么,可以说,这种反应是外来的,不是内在的。如果顿悟洞察使之变得更加强大,就可以认为它是内在的。 总的来说,有关动机、自我实现、价值观、学习、认知、人际关系、文化适应和去文化适应等理论的资料很多。遗憾的是,这些有关治疗变化含义的资料尚未积累起来。 8. 对自我实现者的临床和理论研究明确表明,基本需要有其特殊的地位。健康的生活取决于这些需要的满足,而非别的。此外,正如本能假说所期待的那样,自我实现者很容易接受冲动,而非拒绝或抑制冲动。然而,总的来看,应该说,这类研究,就像治疗效果研究一样,尚有待进一步深入。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