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高分微信读书推荐:《亲密关系》(第6版)[美] 罗兰·米勒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豆瓣9.3高分微信读书推荐:《亲密关系》(第6版)[美] 罗兰·米勒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编辑推荐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

大丈夫与小女子真的般配吗?

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

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

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

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

……

什么是爱情?它由什么构成?能持续多久?

两性在发生一夜情及选择终身伴侣上有什么差异?

爱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脑区控制吗?

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持续一生?

米勒教授在《亲密关系》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澄清了通俗心理学所宣扬的经验之谈,甚至错误观点。

 

内容简介

《亲密关系》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研究、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及家政学等学科的近期新成果,研究实践和理论建构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启发思考,既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快,又科学非常不错,崇尚实证精神。本书遵循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论述了亲密关系的基础、活动形态、类型、矛盾和修复等内容,读完本书,你将对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沟通、性爱、依恋、择偶、嫉妒、出轨、家暴等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有全新的认识。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处理得好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创伤,因此科学地认识亲密关系,攸关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本书既适合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从中能得到启发与灵感,也适合每个想爱情甜蜜、婚姻长久、人生幸福的普通读者。

 

作者简介

罗兰·米勒(Rowland S. Miller)
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73年获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获佛罗里达大学社会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78年至今一直在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讲授亲密关系课程,因教学与研究很好曾获人际关系研究靠前协会的教学奖、美国心理协会(APA)和靠前心理学荣誉学会(Psi Chi)的Edwin B. Newman奖。米勒教授还著有《尴尬:日常生活中的镇定与险境》一书,研究兴趣包括社会心理学、社会情绪(如尴尬、耻辱)、亲密关系等,现在侧重亲密关系的维持过程。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人际关系的构成

假若黄金周这样度过,是不是很美妙:住在装饰精美的别墅里,院外是迤逦的田园风光。房内配置了有线电视、电子游戏、无线网络和许多书刊,还有满足你爱好的各种设施。这里有享用不尽的美食佳酿,有触手可及的消遣娱乐。但美中不足的是:你身边没有任何人,没有人可以与你沟通。你完全是个孤家寡人,不能使用电话和电子邮件,不能访问任何聊天室,也不能收发短信。整个假期你看不到任何人,也不能以任何方式和其他人联系。除此之外,你几乎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这样的黄金周滋味怎样?没有几个人能享受这种孤独,大多数人马上会发现自己完全和他人隔离了,这让人极度紧张(Schachter,1959)。人类需要和其他人接触,对此我们往往认识不足。这也是监狱有时用单独监禁(solitary confinement)来惩罚犯人的原因。人类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如果剥夺了和他人的紧密接触,这会令人很痛苦,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

与他人的关系还是我们生活的中心内容:关系处理得好会带来极大的快乐,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的创伤。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也至关重要,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人际关系是怎样建立、发展和运作的,什么情况下人际关系又会陷入愤怒和痛苦的深渊。

本书能增进你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在汲取心理学、社会学、沟通研究和家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你介绍社会科学家经过细致研究所探索到的人际关系知识。这与你在杂志或者电影中所了解到的人际关系不太一样,它更具科学性、更有逻辑、更为谨慎,却不太浪漫。你会发现本书并不是一本傻瓜式的操作手册。后面章节的学习需要你的领悟力,更需要运用你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人经验来理解这些内容。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你去领略人际关系科学的多姿多彩,帮助你正确地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为了更好地考察亲密关系,我们先来界定一下它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为什么亲密关系这么重要?然后我们要思考紧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承传的文化、遭遇的经历、拥有的人格、共同的遗传以及人际交往。要正确理解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是谁,置身何处,又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亲密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

人际关系种类多样,规格不齐。我们上有父母,还可能下有子女,有工作的同事或学校里的同学。生活中还会接触到商店职员、医生和公务员。我们还有朋友和爱人。本书重点关注后两种伙伴关系,因为它们是典型的亲密关系。而且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性质

那么,亲密关系究竟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亲密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许多不同的成分(Prager & Roberts,2004)。然而研究者(BenAri & Lavee,2007)和普通人(Marston et al.,1998)都认为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程度差异: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以及承诺(commitment)。

首先,亲密的伴侣彼此间有着广泛而私密的了解。他们熟知彼此的经历、爱好、情感和心愿,而且一般不会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人。亲密的伴侣关心对方,彼此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伴侣了解、理解并欣赏自己,其亲密程度就会增加(Reis et al.,2004)。

亲密伴侣的生活也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目标和行动能力。亲密伴侣的相互依赖性是指他们彼此需要的程度和影响对方的程度,这种相互依赖是频繁的(经常影响彼此)、强烈的(彼此都有显著的影响)、多样的(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彼此)和持久的(彼此影响的时间很长)。人际关系变得相互依赖时,一方的行为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会影响对方(Berscheid et al.,2004)。

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亲密伴侣常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个体。他们表现出很高的相互一致性,这意味着他们认同双方在生活上的融合,自称为“我们”,而不是“我”和“他/她”(Fitzsimons & Kay,2004)。事实上,这种称谓上的变化(从“我”到“我们”)常常标志着人际关系发展到了微妙而又意义重大的阶段,此时新伙伴刚刚认识到彼此间产生了依恋(Agnew et al.,1998)。的确,研究者有时只让伴侣来评定他们“重合”的程度,以此评价伴侣关系的亲密程度(Aron et al.,2004)。自我接纳他人的程度(见图1.1)是测量相互一致性最生动、最直接的方法,它能有效地区分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Agnew et al.,2004)。

使得亲密关系易于保持的另一个特点是信任,期望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Simpson,2007)。人们相信亲密关系不会带来伤害,并期望伴侣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关注自己的幸福(Reis et al.,2004)。如果丧失了这种信任,亲密伴侣也常常会变得猜忌与疑虑,以致损害亲密关系特有的开朗、坦诚和相互依赖(Jones et al.,1997)。

最后,亲密伴侣通常会承诺他们的亲密关系,希望他们的关系能持续到地老天荒,并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种承诺一旦丧失,曾经的恩爱情侣、知心朋友也会日渐疏远、貌合神离。

请从下列图片选出最符合你目前与伴侣关系现代的图片

图1.1 自我接纳他人的程度

这六个方面未必全部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单独出现于亲密关系之中。例如,一对单调乏味、缺少情趣的夫妻可能相互依赖的程度很高,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紧密合作,但却生活在缺少关爱、坦诚或信任的心理荒漠中。他们当然比一般的熟人要亲密,但毫无疑问,他们会觉得彼此不如过去那般亲密了(比如他们决定结婚时),那时他们的关系中存在更多的亲密成分。一般而言,最令人满意和最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应当包括亲密关系的所有六个特征(Fletcher et al.,2000a)。但亲密关系如果只有部分特征,亲密程度就会减弱。正如不幸福的婚姻所揭示的,在整个关系的过程中亲密程度波动极大。

所以,并不存在单一的亲密关系模式。的确,我们需要记住人际关系最简单、最基本的特点是:种类多样,规格不齐。这种多样性使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也使人际关系魅力无穷。(这也正是我撰写这本书的原因!)

归属需要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亲密关系,所以不会考察你在日常生活中与普通人发生的各种人际交往。例如我们不会考察你与学校大部分同学的关系。亲密关系值得特别关注吗?这种关注合理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我们与陌生人及一般熟人的偶尔交往也很重要(Fingerman,2009),但亲密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事实上,这种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普遍而又强烈的内驱力,或许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本性。研究者发现,如果我们要正常地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在长久而关爱的亲密关系中经常与伴侣愉快地交往(Baumeister & Leary,1995)。在亲密关系中包含有人的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归属需要使“我们与亲密之人正常的社会交往”变得必不可少(Baumeister & Leary,1995,p.501)。为满足归属需要,我们努力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我们还期待与那些了解、关心我们的人交往和沟通。个体需要的亲密关系无需太多,几个便可。归属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就会降低(因而人际关系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归属需要也和我们伴侣是谁并无太大的关系,只要他们能给予我们持续的关爱和包容,我们的归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因而,即使一段重要的亲密关系终结,我们也往往能找到替代伴侣(尽管新人和旧人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能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Spielmann et al.,2011)。

人际关系建立后会令人轻松愉悦,而要解除已有的社会联系则会遇到重重阻力,

这六个方面未必全部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单独出现于亲密这都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确如此,当我们珍视的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时,我们往往会魂不守舍,进而变得癫狂痴迷,这充分表明亲密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性。归属需要的力量还表现在,当人们长期处在极度孤单的状态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紧张应激反应(Schachter,1959);任何对亲密关系构成威胁的事物,都让人难于接受(Leary,2010a)。

实际上,归属需要最有力的证据是:针对亲密关系的生理益处所进行的研究。一般而言,具有亲密关系的人较之单身生活的人更幸福、健康、长寿(Koball et al.,2010)。握住爱人的手就能减弱人们面对威胁情境时的脑反应(Coan et al.,2006),只要看看爱侣的照片,疼痛就好像不再那么强烈(Master et al.,2009)。有人接纳和支持我们时,甚至伤口都能更快地愈合(Gouin et al.,2010)。相形之下,缺乏亲密关系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Cohen,2004)。当大学生孤独无伴时,免疫反应会变弱,更易患上感冒或流感(Pressman et al.,2005)。纵览人的一生,那些朋友和爱人都很少的人,比有充满关爱的亲密伴侣的人死亡率高得多;一项历经9年的大规模纵向研究发现,缺乏亲密关系的人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3倍(Berkman & Glass,2000)。失去已有的伴侣关系也对人有害:老年人在丧偶的最初几个月内与婚姻持续的老年人相比更可能死亡(Elwert & Christakis,2008)。

亲密关系的质量还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Kim & McKenry,2002)(参见图1.2)。久而久之,那些能与关心自己的人愉快相处的人与缺乏这种社会联系的人相比,前者对他们的生活更为满意(Nezlek et al.,2002)。在全世界,那些结婚并维持婚姻的人一般比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更加幸福(Diener et al.,2000)。当然,快乐满意的伴侣关系与不快乐的伴侣关系相比,前者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即使伴侣关系并不幸福,大多数有伴侣的人仍觉得自己比完全的孤家寡人要充实得多(Dush & Amato,2005)。一些问题如抑郁、酗酒、饮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也更可能侵扰那些缺乏社会交往的人(Segrin,1998)。乍看起来(第2章详述),这些研究结果并不必然表示肤浅、虚浮的人际关系就会引起这些心理问题,毕竟易患精神分裂症的个体也许从一开始就很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亲密关系。尽管如此,亲密关系的缺乏看来不仅会引起这些问题,也会使之更加严重(Eberhart & Hammen,2006)。总的说来,我们的幸福感看来取决于归属需要的满足程度。

为什么我们这样强烈地需要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社会化的动物?可能的解释是: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Baumeister & Leary,1995)。这种观点的逻辑在于,由于早期人类生活在很小的部落群族里,生存环境恶劣,到处是长着獠牙利齿的猛兽。所以,孤僻的人比合群的人在繁衍子女和养育后代的成功率上更低。这种环境下,与他人建立稳定持续而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的个性倾向就具有演化学上的适应意义,拥有这些个性倾向的早期人类,其子女更可能生存和繁衍。结果人类的特质也缓慢地演化为:十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同和亲密接触。虽然这种观点启发了我们对人类自身的现代行为进行反思(本章稍后会进一步探讨),但必须承认这只是一种猜测。无论这种演化论的假设是否完全正确,毫无疑问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十分关注自己与他人依恋关系的质量。如果我们的生命缺乏亲密感情,我们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患上身心疾病。众所周知,衣食住行乃生活必需,但归属需要却表明亲密感情也是美好生活所必需的(Kenrick et al.,2010)。

图1.2 满意的亲密关系与寿命

下面我们要考察在满足归属需要时,主要有哪些因素决定我们构建的人际关系。就从亲密感情内在的归属需要的对立面开始吧:即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它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

文化的影响

如果没有智能手机、脸谱网和艾滋病,就像回到了遥远的古代。其实只要看看1960年代,那时我们的祖辈正决定是否结婚。当时美国人通常20岁刚出头就已经结婚了,通常女性不到21岁,男性不到23岁。[1]没有结婚人们不会同居,因为大家都这样。未婚生育更是天方夜谭;1960年代美国出生的儿童中,95%儿童的父母都已结婚。成家后妻子很可能不再工作(大多数妈妈都不再工作),孩子上学前妈妈也许整天待在家里抚养孩子,当时大多数妈妈都这样。而他们的孩子(即你的父辈)在成长过程中,每天晚上全家都能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近几十年亲密关系的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确,即使祖父辈对今天文化景观的变化感到震惊,我们却习以为常。看看当今的美国社会:

● 越来越少的人结婚成家。1960年代几乎所有的人(94%)都结过婚,但如今更多的人选择不结婚。人口统计学家预测目前只有85%的年轻人可能会结婚(而这一比例在欧洲甚至更低[Cherlin,2009])。算上分居、离异、丧偶和从未结婚的美国成人,只有约一半(52%)的人目前处在婚姻状态(Mather & Lavery,2010)。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低谷。

● 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现在女性初婚的平均年龄超过26岁,男性超过28岁,这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结婚最晚的年龄了(Jayson,2010)。这可能比你祖父母的结婚年龄大了许多(见图1.3)。许多美国人(46%)到了35岁左右仍未结婚。

● 人们即使没有结婚也常住在一起。在1960年未婚同居非常罕见(只有5%),现在却很普遍。你的大部分同学(超过60%)在婚前都曾有过同居行为(Roberts,2010)。

● 人们常常未结婚便养育子女。这在1960年代很少发生,当时美国出生的婴儿中只有5%是由未婚妈妈生育的。即使有未婚先孕现象,但父母常在孩子出生前就完婚了。如今情况就不一样了,2009年在美国出生的婴儿中41%是由未婚妈妈生育的,这也创了历史新高(Taylor,2010)。未婚生育的比例在北欧和西欧甚至更高(Haub,2010)。

图1.3 美国人初婚的平均年龄

与以前相比,美国人初婚的年龄越来越大。

● 近一半的婚姻以离婚告终。离婚率现在比我们祖父辈时高出两倍。近年来具有大学学历的夫妻离婚率已经缓慢下降(这对于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可能是好消息),但对于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离婚率仍然很高,并未下降(Cherlin,2010)。2009年美国离婚数量是结婚数量的一半(Tejada-Vera & Sutton,2010)。并非所有持续的婚姻都幸福,因此对美国新婚夫妻前景较准确的估计是,他们更有可能面临离婚,而不是白头偕老。[2]

● 许多儿童(40%)在12岁之前都生活在单亲家庭里(Taylor,2010)。由于高离婚率、同居和未婚生育,许多美国儿童看到各色成人加入和离开他们的家庭(Cherlin,2010)。

● 大多数学龄前孩子的妈妈都外出工作。在1960年代,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妈妈们在孩子入学前整天在家带孩子,但现在这样做的母亲只有40%(Taylor,2010)。即使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父母也不可能全职在家整天照料小孩。

这些巨大变化表明:某些普遍的观念(比如婚姻和养育后代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几何时,人们高中毕业后几年之内就会结婚,无论婚姻幸福还是痛苦,人们往往与原配厮守到老。怀孕的年轻人觉得必须结婚,未婚同居是“伤风败俗”的。现在的观念却截然不同了,婚姻只是一种选择,哪怕孩子就快要出生了。越来越多的人把婚期推迟,甚至干脆不结婚。即便是已婚人士,也不太可能把婚姻视为毕生神圣的承诺(Cherlin,2009)。总的来看,近些年来文化规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鼓励人们迈入婚姻、白头偕老(Amato et al.,2007)。

与上一代人的婚姻相比,如今新郎与新娘的年龄更大,更可能有上次婚姻的子女,更可能兼顾事业和家庭。

图1.4 不同同居时间的结果

图片显示的是对美国2 746名同居情侣历时5年的追踪研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居情侣结婚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但分手的可能性却不降低;同居5年后,结婚和分手的可能性就非常接近了。(转变率表示同居情侣每个月分手或结婚的百分比。数字看上去很小,但反映了每个月情侣不再同居的比例,所以比例会逐月增加,最终变得很大。)

资料来源:Wolfinger,2005.

文化规范的这些变化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文化标准是人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石(Acitelli et al.,2011),它影响着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限定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模式。就拿最近普遍流行的同居现象来说,现在许多高中生认为情侣未婚同居是个“好主意”,因为他们能据此考察彼此是否真正能“和睦相处”(Bachman et al.,2001)。这种态度使未婚同居看上去很有道理,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在结婚之前的确就住在一起了。然而,如果人们并没有切实的结婚计划,未婚同居并不能确保随后的婚姻幸福美满;相反,同居增加了夫妻离婚的危险(Jose et al.,2010),原因有若干。首先,同居情侣彼此的承诺一般不如已婚夫妻,毕竟同居情侣还有选择的机会(Wiik et al.,2009)。所以同居情侣比已婚夫妻经常面临更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Hsueh et al.,2009)。他们往往会遭遇更多的冲突(Stanley et al.,2010)、嫉妒(Gatzeva & Paik,2011)、出轨(Thornton et al.,2007)和身体攻击(Rhoades et al.,2009a),所以同居与婚姻相比,往往充满变数,前景难料。故而,人们同居的时间越长,对婚姻的热情越低,越容易离婚。我们先看看图1.4: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居情侣结婚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但分手的可能性却不下降;同居5年后,分手和继续在一起的可能性就非常接近了(婚姻的基本模式则完全不同。夫妻婚期越长,离婚的可能性越低[Wolfinger,2005])。总的说来,草率同居原本用来测试伴侣能否和睦共处,却好像会损害人们对婚姻的积极态度和维持婚姻的决心,这种态度和决心是幸福婚姻的支柱(Rhoades et al.,2009)。情侣如果已经订婚,准备结婚,这些有害的同居效应相对轻微,但即使伴侣已经订婚,未婚同居也有一定的危害性(Jose et al.,2003)。故而,尽管同居很流行,人们普遍把同居当成“试婚”,但这是越来越少的人结婚,越来越少的婚姻能持续(与1960年代相比)的原因之一。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