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善良天使》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斯蒂芬·平克

8.6(1971人评价)

 

人是一种怎样的混合造物啊!新奇,古怪,混乱,自相矛盾,不可思议!他裁断世上万物,他是微末的蚯蚓、真理的宝库,灌满了谬误和不确定性的阴沟,宇宙的光荣和糟粕。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TxT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欧洲凶杀率连续几个世纪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城市生活中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素不相识,却要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文化背景和阶级背景各不相同,这难道不是暴力的温床吗?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带来哪些痛苦的社会变迁?你是否相信,以教堂、传统和对神的畏惧为中心的小城镇生活,是我们抵挡谋杀和混乱的最佳防卫手段?再好好想一想!随着欧洲进入城市化、商业化、工业化和世俗化,它日趋一日越来越安全了。这就将我们带回到埃利亚斯的理论,它是唯一一个经得住验证的理论。

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埃利亚斯没有使用多少数据来支持他的理论,因为当时不存在这样的数据,他的做法是检视中世纪欧洲人日常生活的内容。比如,他查看了15世纪德国《中世纪家庭画册》(The Medieval Housebook)内的插图,这些插图描画的是一位骑士眼中的世情百态。[12]

从图3-5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细节,农民正在对一匹马开膛掏腹,而一头猪在农人身后嗅着他裸露出来的臀部。附近的山洞内,坐着手脚戴枷的一男一女。再往上,一位男子被押向绞刑架,而绞架上已经悬挂着一具死尸。

旁边,受轮刑的男子尸身残破,乌鸦正在啄食。轮刑架和绞刑架都不是画面的焦点,而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如同树木和磨坊。

图3-5 《土星》细部,《中世纪家庭画册》,第1475—1480页

资料来源:埃利亚斯复制,1939/2000年,附录2,见Graf zu Waldburg Wolfegg,1988年

图3-6是第二幅插图的细部,描画骑士们攻打村庄。左下部分,一位农夫被士兵刺死,他的上方,另一位农夫的衣角被士兵揪住,边上的一位哭号着的妇女双手伸向天空。右下角的小教堂内,士兵正将匕首刺向一位农民,财物被抢掠。教堂左侧,骑士铐住一位农民。上方,几个骑兵放火点燃农舍,士兵一面赶走农人的牛羊牲畜,一面向农妇挥舞着大棒。

图3-6 《火星》细部,《中世纪家庭画册》,第1475—1480页

资料来源:埃利亚斯复制,1939/2000年,附录2,见Graf zu Waldburg Wolfegg,1988年

封建欧洲的骑士,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军阀。国家毫无行动的能力,国王不过就是一个有点儿冒尖的贵族,没有常备军队,对国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控制。所谓的治理,就是国王分封了爵爷、骑士和其他贵族,由他们掌管大大小小的采邑,向领地内的农民征收粮食和徭役。骑士们经常以征战、偷袭和复仇这些霍布斯式的暴力方式进犯其他骑士的领地,如《中世纪家庭画册》插图上所示,他们在进行杀戮时毫不手软。在《远方之镜:多灾多难的14世纪》(A Distant Mirror: The Calamitous 14th Century)一书中,历史学家巴巴拉·塔奇曼(Barbara Tuchman)这样形容了他们的谋生之道:

骑士们兴致勃勃地参与这些私斗,攻敌的唯一战略就是在对方领地上杀戮和残害尽可能多的农民,毁坏尽可能多的庄稼、葡萄园、工具、仓库和其他财物,因为这样就能减少敌人的岁入。结果,双方交战的主要受害者是各自领地内的农民。[13]

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见,为了维护威慑的可信度,骑士们举行血淋淋的竞赛和其他彰显男子气概的运动,并饰以荣誉、勇气、骑士精神、光荣和侠义之类的辞藻,以至于后人忘记了他们不过是些残暴的盗贼。

在私斗和比武的布景之下,生活中还充满了其他的暴力。我们已经看到,宗教价值观已经和滴着鲜血的十字架、永生永世的炼狱、对圣徒受肢解酷刑的刺激性描述融为一体。工匠们以独出心裁的创造力来制造各色虐待狂式的刑具。旅行成了玩命,匪徒劫持人质勒索赎金成了一门大买卖。埃利亚斯注意到:“小人物们,比如制帽工、裁缝和牧人,也都动辄拔刀相向。”[14]甚至神职人员也不例外。历史学家巴巴拉·哈纳沃特(Barbara Hanawalt)引用14世纪英国的记载说:

事件发生在耶佛陀夫特(Ylvertoft),国王爱德华在位第五年的圣马丁节[183]前的那个星期六,耶佛陀夫特教区牧师,来自威灵顿的威廉派他的职员约翰去约翰·考布勒家买一支一便士的蜡烛。约翰要先拿到钱才肯交出蜡烛,这就惹恼了威廉。威廉猛然推门进屋,击打约翰的前额,令他脑浆飞溅,当即丧命。[15]

人们的娱乐也沾满了暴力的色彩。塔奇曼描述了当时两项流行的运动项目:“参赛者将双手捆在身后,用他们的脑袋去撞击一只钉在柱子上的猫,看谁能先杀死这只猫。参赛的风险是发狂的猫可能会撕破他们的面颊,抓出他们的眼珠……或者人们拿着大棒追打关在围栏中的猪,观众在笑声中看着这只猪尖叫着狂奔乱躲,直到在大棒下咽下最后一口气。”[16]

我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阅读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内容从不规则动词的语法到多重宇宙物理学,其中最古怪的一篇莫过于《丢面子和要面子:中世纪后期城镇的鼻子和荣誉》。[17]在这篇论文中,史学家瓦伦丁·格勒布纳(Valentin Groebner)整理了几十宗中世纪欧洲砍掉别人鼻子的事件。有时,这是官方对异端、叛国、卖淫或鸡奸的惩罚,但更常见的还是私人之间的复仇行为。在1520年纽伦堡的一个案件中,汉斯·里格尔与汉斯·冯·艾布的妻子发生了关系。妒火中烧的冯·艾布割掉了无辜的里格尔妻子的鼻子,一位最高法官综合考量了案情,判处里格尔通奸罪成立,坐监四个星期,冯·艾布免于处罚。这种人身伤害经常发生,以至于格勒布纳这样写道:

中世纪晚期的一位外科教科书的作者,对鼻子外伤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专门讨论被割下来的鼻子是否能够再长回去。对于这个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法国御医亨利·德·蒙德维尔在他的名著《整形外科》一书中给了一个结论性的回答:“不能。”而其他15世纪的医学权威们却要乐观得多,海因里希·冯·福尔思庞特1460年的《医药大典》夸下不少海口,其中之一就是一张专为失去鼻子的人“制作新鼻子”的处方。[18]

“割下自己鼻子和脸过不去”这样古怪的谚语其实都来源于生活。中世纪后期,割下某人的鼻子,是让某人丢脸的典型方式。

和其他研究中世纪生活的学者一样,埃利亚斯对中世纪古人的暴躁脾气感到震惊。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那时候的人真是浮躁、粗野到了极点,而且极其幼稚:

并不是说他们总是面露凶色、横眉怒目,时时刻刻挥刀弄剑……相反,他们本来是在乐呵呵地互相调侃,甩出一连串的嘲弄字眼儿,但就在笑语喧哗声中,他们可以突然拔刀相向,开始玩命地厮杀。我们看到的中世纪的人充满了矛盾——他们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对地狱怀有极度的恐惧,心怀沉重的罪感和忏悔,同时疯狂地追求狂欢和享乐,他们的性情暴躁易变,毫无克制地仇恨和好勇斗狠——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阴晴不定、瞬息可变,这就是当时人们完全同构的情感生活。比起后来的人,中世纪的人更冲动,感情的表达更自由、更直接,也更开放。只是到了我们这里,一切才变得微妙、温和和精于算计。社会禁忌作为各式各样的自我克制,深深地渗透到追究功利的社会机体中,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不加隐藏的宗教虔诚、桀骜不驯的派头和凶残的行为是相互矛盾的。[19]

塔奇曼也这样写道:“中世纪人的行为带有显而易见的幼稚,他们无法克制自己的任何冲动。”[20]多萝西·塞耶丝(Dorotry Sayers)翻译了《罗兰之歌》(The song of Roland)。她在序言中提到,“在个人的和民族的大灾大难临头时,轻轻地抿住嘴唇,静静地将烟头扔进壁炉,这种硬汉形象,是非常晚近的事情”。[21]

虽然中世纪人的孩子气肯定有被夸大的成分,不同的时代,人们表达情感的习俗确实有所不同。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用很大篇幅记录了一组不同寻常的数据资料——礼仪手册。今天,我们认为《艾米·范德比尔特家族礼仪》(Amy Vanderbilt’s Everyday Etiquette)和《曼纳斯小姐行为矫正指南》(Miss Manners’Guide to Excruciatingly Cornect Behavior)这类的书,只是提供了一些免于失态受窘的小常识。但是,在过去,曾经由那个时代的思想大家出手撰写人们必须恪守的道德指南。1530年,人文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大学者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撰写了一本名为“论男孩的礼貌教育”(On Civility in Boys)的行为手册,该书在欧洲畅销了整整200年。这种手册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失礼,也让我们从中知道了哪些是当时人必须遵守的规则。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