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年轻人的经济学通识课》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写给年轻人的经济学通识课》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写给年轻人的经济学通识课》epub版免费下载

《写给年轻人的经济学通识课》作者简介

单骥
中国台湾经济学家,台湾政治大学经济学学士,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198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受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蒋硕杰院长邀请,返台就职于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1年转任教职,任职于台湾“中央大学”。单教授讲究理论与实务兼顾的治学主张,也用同样的理念写作本书,呈现经济学的本质与样貌。

《写给年轻人的经济学通识课》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五十几个经典经济学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应用,示例贴近生活、语言风趣幽默,任何对经济学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以此为起点,了解经济学。书中既有供给、弹性、边际效用等耳熟能详的基础概念,也有教育经济学、巨星经济学和网络经济等与当下密切联系的内容。从日常生活到经济观念,本书将经济学的逻辑解释得明明白白。作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讲究资源分配的学科,如何让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如何让付出更有回报,这不仅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方法。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

  MOBI版

            PDF版

=======================================================

部分简介:

弹性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如“本轻利重”“以小博大”“徒劳无功”或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其实与经济学的弹性(elasticity)概念很相近。

就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说,若是“一分耕耘”就只能有“一分收获”,只不过是单调的算术题。但以经济学的概念来说,耕耘与收获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弹性为1。也就是说,若我们把投入,也就是把每一分的耕耘放在分母的位置,而把每一分耕耘后的收获放在分子的位置,那么此时的收获为1,所以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亦为1,因此弹性系数也为1。相对地,若收获为1.5时,则弹性系数就是1.5;再者,若收获只有0.7时,对应的弹性系数则降为0.7。

依此算法,我们就不难理解,上述所谓“本轻利重”一词是指,每一分投入的本,可能会产生比一分投入更高的利润。若利润是2分时,则此时“利”与“本”的弹性系数就是2。相对地,“徒劳无功”一词就是说,若每一分的“劳”无法产生任何效果的“功”,弹性系数就变成0。

价格弹性

同样的道理,以前述“两只眼睛”的供需关系为例,且先就其中一只眼睛的需求面来说,若我们把需求者自己想花在某一商品或服务上的钱,放在分母的位置,而把我们想享受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放在分子的位置,就自然地形成需求者对自己需求强弱上的衡量,以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需求弹性(demand elasticity),它能解释当价格每涨1%时,我们的需求量就会随之对应减少多少百分比。

就供需关系中供给面的这只眼睛来说,此时,它所对应的供给弹性(supply elasticity)是指,当价格每涨1%时,厂商所对应的供给数量会增加多少百分比。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常被提及的概念,并且被广泛地运用在经济分析里。此外,当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与数量后,我们可以再次计算每当价格变动1%,商品或服务对应的市场成交数量会变动多少,此时的弹性就成为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价格弹性概念的应用范围很广。举例来说,每次台风来袭都会造成农产品不少的损失。由于农产品的生产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青黄不接的时期,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不但很小,甚至近乎为0。此时,若非从外地配给,则不论市场的价格飙涨到多高,它都无法增加新的供给量。叶菜类供给不足时,消费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改买如胡萝卜、马铃薯等根茎类农产品来作为替代。此时,除上述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外,替代弹性(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替代与互补

替代弹性的算法是,当某一叶菜类(如小白菜)的价格涨1%时,那么另一种农产品(如胡萝卜)的需求会随之增加多少?此时,若胡萝卜的需求量增加了5%,则我们可以说,小白菜与胡萝卜之间存有“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其替代弹性的系数为+5。

另一种情况是,人们在做菜时也常需加些葱、姜、蒜等调味作料,因此葱、姜、蒜的使用量与许多其他食材的使用量会呈正向关系,即两者间使用量呈现出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的现象。因此,葱、姜、蒜等调味农产品,会与许多食材呈现“彼长我亦长”的关系,称为互补关系(complementary)。

举例来说,如果因为刮台风的关系,葱的价格上升20%时,餐厅里的葱油鸡跟着涨价,就少卖10%的量。因此,在葱与葱油鸡之间的互补关系中,它所对应的替代弹性系数就是-0.5(1)

综合上述讨论可知,替代弹性公式的计算结果会出现三种可能性:其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substitution),此时替代弹性系数为正值;其二,“彼长(消)我亦长(消)”的互补关系,此时替代弹性系数是负值;其三,“彼变唯我不变”的无关系,此时替代弹性系数是0。

商业攻防战

在商业世界里,不论是供需弹性或是价量间呈现的互补或替代关系等,都会构成精彩而多样的商业关系来,尔虞我诈的戏码当然也将不断地上演。譬如:

· 中餐馆里,许多菜都会与豆芽菜搭配,豆芽菜有如中药里的甘草,与许多食材呈互补关系。有餐馆老板告诉我,他偶尔会问问豆芽菜的送货小弟两条街外老张餐厅豆芽菜的进货量,这样就知道老张的生意有多好。

· 电子业中,代工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是主要的经营模式之一,海外下单的厂商当然会把许多代工厂视为彼此相互竞争、彼此存有替代关系的厂商。反正你不做,我自然可以找比你更便宜的其他厂商来做。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产业内许多电子业的代工厂的利润自然非常微薄。当然,许多电子业厂商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借由研发上的努力,不少厂商也发展出许多杀手级关键技术,之后再通过这些关键技术,与下单的海外主要厂商进行互补型的技术合作,从而形成鱼帮水、水帮鱼的局面。这么做不但能提高代工厂的利润,也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同时确保订单不会随意被人抢走。

· 2011年日本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同时引发大海啸,造成日本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地震的一个重大后遗症是日本的核电站发生重大灾难,引起核泄漏。2012年年初,日本将境内的核电站全部停机检修,与此同时,关于日本到底要不要成为非核家园就成了重要议题。日本政府最后仍决定重新启动关西电力大阪核电站的运作,这也是不得已的措施,因为当2012年夏季来临,其用电量会大幅上升,在短期内没有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情况下,增加核能发电以外的供电源可能性很小,也不可靠,费用还会大幅上升,亦即短期电力的供给弹性几近于0。

· 在网络时代,网络交易的情形日益频繁,但在进行网络交易时,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交易安全机制的建立及个人交易信息的保密。若能有有效的方法让厂商与消费者建立交易上的互信,网络交易就会大步地往前迈进。美国的PayPal系统,在主要创办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1971— )的努力下,成功创设了国际上当今电子商务付款的重要平台,从而与各种电子商务间形成紧密的互补关系。如今,它已成为美国电子商务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弹性的概念是重要的,企业家最主要的责任就是让消费者成为自家产品或服务须臾不离的用户,让客户对该公司产品的需求弹性变至很小甚或近至于0。相对而言,有的消费者只专情于某类产品或活动,有的则喜欢多元选择。专情于某项活动者,代表他对该活动的需求弹性小,古人甚至以“玩物丧志”来形容;而喜欢多元选择者,不拘泥于某项活动,故对各项活动的需求弹性大。不论消费者对某项事物需求弹性大或小,本文并不做任何价值评断,只就消费者心理做一个忠实且经济方面的描述而已。

3.供需均衡是必然还是偶然?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偶然》,徐志摩(1896—1931)

前文以人的双眼说明,供给与需求这两股相对的力量会在一定条件下彼此相会,一旦相会,就如徐志摩《偶然》一诗中所说的,将有“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以徐志摩如此浪漫的诗来比喻经济学中的供给与需求,可能不太恰当,但两种不同属性的东西能彼此激荡,擦出火花,也未尝没有令人惊艳之处。这种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或也能以灯泡的光亮来比拟:正、负极的交流电持续在灯泡中交会时,灯泡就会持续发光,让我们在黑夜里得到光明;正、负极的交流电不再交会时,灯泡也就不再发光。

当我们以灯泡发光来比喻供需均衡所能产生的功能时,则在这均衡状态下,它所产生的均衡价格及交易数量让需求者与供给者彼此都能接受,从而能各取所需。若与未能完成交易前的情形相较,此时供需双方彼此都会有更高的舒服感。当然,整个社会的满足感是会增加的,而这种舒服的感觉,恰如黑夜里的一盏灯般让人感觉温暖。

供需平衡并非必然

灯会常亮吗?不必然,灯亮不亮取决于正、负交流电是否持续交会。同样地,供需平衡是否常会发生?也不必然,它取决于供需曲线是否交会,也取决于交会的位置。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供需双方若有交易的诚意,彼此会不断地修正条件,让双方有机会彼此相会,交易成交。若是如此,交易常在,灯亦常明。

当然,这是正常的情况。若是由于非人为因素,如干旱或洪水等天灾,致使粮食供给大幅减少,即使需求不变,价格也会飙高;若再发生抢购居奇的情形,价格的上涨更会一发不可收。相对地,当农作物增产,供给过多,但需求却不能同步大幅增加时,农产品价格就会一落千丈,出现所谓“谷贱伤农”的情形了。

需求者推迟购买,或是供给者惜售,都属特别但也会发生的事情,当然也都是供需互动时可能出现的情形。

均衡有稳定与不稳定

均衡的出现,有可能是稳定的,也有可能是不稳定的。两者的不同在于,稳定的均衡是指,在离开均衡的情况之后,仍能回到原先均衡的状态。若能如此,则这个市场供需关系是属于会收敛的、可回到均衡状态下的均衡。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太怕市场波动。

图3.1 稳定均衡:香蕉市场

市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稳定的均衡状态呢?以香蕉为例,从消费者的观点来看,一旦如苹果、菠萝等其他可能替代香蕉的水果纷纷上市,而让香蕉变得可有可无,也就是说,市场对香蕉的需求弹性变得越来越大时,种香蕉的果农就会开始担心(如图3.1所示,需求曲线弹性大,比较平)。此外,相对而言,香蕉的产期集中,产量也差不多固定,因此香蕉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小(图3.1中,香蕉的供给曲线弹性小,故较陡)。在需求弹性相对较大、供给弹性却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一旦香蕉滞销变黑后就会不好卖,因此蕉农就会灵活地降价出售。此时,因消费者对香蕉的需求弹性大,香蕉价格小幅下降,就能引发消费者需求量相当大幅度的增加,如此一来,就能很快地消化掉香蕉市场多余的供给,而市场秩序在小幅波动后,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

相对于上述的稳定均衡,当然也可能出现不稳定均衡。不稳定均衡是指,一旦市场因外在因素而偏离均衡,原先均衡的状态非但不能持续,而且会找不到新的均衡点。

不稳定均衡的成因

不稳定均衡的主要成因,乃是市场对某类商品需求的数量变化较小。举例来说,倘若大学中有些比较冷门的科系,就业市场对这些科系毕业生的需求量不但稀少,而且需求数量的起伏变化也很微小,所以需求弹性小。相对地,供给弹性相对较大(此时如图3.2所示,供给曲线较平而需求曲线较陡),譬如学生投入上述冷门科系的数量会因该科系就业市场的荣枯而跟着有较大的起伏。在市场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一旦市场出现过多的供给时,此科系的市场行情将会大坏,导致市场薪资(价格)下降,进而很快地导致供给量的萎缩。然而,在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市场上该类人才的供给不足,其市场薪资行情会再攀新高,这样的好景又会导致新一拨学生一窝蜂地投入,市场行情很快地再被打乱。如此周而复始,供需情况不断地起起落落,而均衡价格也跟着起起落落,市场上下起伏的波动大,很难出现一个稳定的均衡。(2)

图3.2 不稳定均衡:冷门科系市场

前述情形其实就是经济学里的“蛛网理论”:价格与数量在供需的两轴线上不断上上下下地跑,轨迹就如同一张蜘蛛网。稳定均衡是市场运作的方向往内,向供需线的交叉点移动,最后回到均衡;不稳定均衡正好相反,市场运作的方向是由里向外,离市场供需交叉点或平衡点越来越远。如此一来,市场不会出现均衡,市场行情价只会出现一轮接着一轮的上下巨幅震动。

4.纳什均衡

天才数学家及经济学家约翰·纳什(John F. Nash,1928—2015)一生不凡的经历被拍成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感动了无数人。纳什在经济学上的成就,在现今社会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

非合作博弈与纳什均衡

当我们讨论到供需的问题时,我们会说,供给者与需求者虽然是站在相对的立场,一个要卖,另一个要买,但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来说,是一个愿打(如要卖),另一个愿挨(如要买)。双方要谈的,不过是决定价格和数量多少,若彼此能达成协议,就能成交,均衡点也就会出现。表面看来,供需双方的立场是对立的,但双方其实有成交意愿,交易过程也称得上是“郎有情,妾有意”。这种经济行为算是双方“合作”的行为模式,所以可视为一种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

合作博弈是否有均衡解,答案比较肯定。如果把前述情形颠倒过来,反问:如果对立双方没有任何合作意愿时,是否会有均衡解呢?一般人可能会说:“双方反目,打得鼻青脸肿,哪有可能和解?”而纳什却能以数学证明,即使是双方不肯合作,均衡解仍有可能存在。这个可能性也许看似不起眼,却推翻了许多人的直觉,进而开启了人类行为分析的崭新一页。

在一个非合作博弈里,如果能找出一组策略,取得对立双方认同,让一方的最适反应恰好是另一方的最适反应,这时,即使双方立场对立,也还是能找出交集,均衡自然产生,而这一均衡就称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拳击赛、冷战

纳什均衡在生活中的例子随处可见。譬如在拳击比赛中,对垒双方都会使尽全力,想把对手击倒,特别是使出一记漂亮的左勾拳,把对手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漂亮呀!可是没想到,双方势均力敌,一直打得难解难分。在经过数个回合的缠斗后,双方累到不行,抱在一起。他们抱在一起的时刻,就出现了“纳什均衡”。对照前述说法,选手甲此时的最适反应就是,先抱着对手乙,喘口气,再打下去;同样,选手乙当下的最适反应,也是先喘口气,抱着对手甲,心想看我接下来如何收拾你!因此,我们看到两个选手抱在一起,并不代表双方已经和解,不再打下去了,而是在说:先喘口气,看我待会儿如何收拾你。

就拳击赛来说,双方选手抱在一起的情形毕竟不是比赛的重点,所以此刻裁判就会上前制止,把这两人拉开,破坏这个均衡。纳什均衡的出现虽然短暂,但仍然存在。但是,在真实世界中,一旦纳什均衡出现,我们就希望它不是短暂的,若能长期地维持下去,那会有多好。

譬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西方出现冷战,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此时,东、西阵营对立而不友善,彼此威吓,但双方毕竟没有开火而真正大规模地打起来。冷战的这一情势的确让很多人担心,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纳什均衡,而这一均衡维持了约30年之久,直到苏联解体为止。当然,苏联解体之后,西方阵营已失去了竞争对手,没有了核战威胁,此时此刻,或许也称不上是什么“纳什均衡”了。

由此可知,纳什均衡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中长期的。时间的长短虽不在纳什的讨论范围,但它确实有深邃的含义。对于我们不乐于见到的情况,如战争与对抗,我们期望和平,即使只是短暂的纳什均衡。可是,短暂的纳什均衡一旦出现,若大家能群策群力,把难得的均衡延展一下,对抗或许会在长时间的纳什均衡里变得有名而无实。这时,纳什均衡或已由量变而质变,在实质上从暂时性的均衡成为常态性的均衡。

纳什均衡应用广泛

纳什均衡的应用,当然不只是解决国际政治及军事对抗。它的适用也及于公共政策、商业活动,乃至人际互动。如前《弹性》一文所述,日本在福岛核泄漏后,在2012年关闭全部的核电站以进行检查,而在这时的日本,重启核电站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议题。日本政府基于经济方面的现实考虑,主张至少有限度的核电使用,以期缓解日本夏天严重缺电的问题,同时降低发电成本。然而,反核者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核能安全是重要议题,不能草率为之;再者,核能发电一旦重启,日本对核能的依赖将变成常态。

在这样的僵局里,双方能否出现纳什均衡?在日本的体制下,核电站要重新启动,除了中央政府通过,也要地方政府同意。中央与地方的立场不必然一致。经由双方不断协商,大阪府当时原则上同意,关西电力大阪核电站第三、第四号机可以重新启动,但运行时间只限于夏季至9月底。这种彼此折中而达到妥协的结果,就是纳什均衡的代表。

5.萨伊定律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曾提出“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这样的说法,因而留名至今,经济学更以“萨伊定律(Say's Law)”称之。

特殊的市场背景

萨伊定律主要描述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者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提供商品来赚钱,而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里,只怕没生产,不愁没销路。由于供给长期不足,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以为市场的运作本来就是如此,因此以“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来总结市场供需情形,形成一种定律。

若市场存在长期超额需求,需求量大于对应的供给量,商品价格自然不低,促使供给者有很大的意愿多生产。然而,16世纪、17世纪世界的现实状况是,生产技术不够好,运输及产销也问题重重,所以无法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萨伊定律彰显的正是这种超额需求长期存在的情况。

然而,社会是否真如萨伊所说,一直存在超额需求呢?历史证明,并非如此。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生产技术上已大幅突破,生产的自动化随着蒸汽机的发明更是犹如点、线、面般快速地散布开来。事情更演变到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当时的工厂里,存货堆积如山,造成许多企业周转失灵,宣告倒闭。除此之外,它也直接造成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甚至无家可归。这种经济严重失衡的现象,实已严正地宣告萨伊定律的破产。此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理论的出现就如同经济学的救世主般,成为艰难时代下的新显学。

随时代更迭的经济显学

凯恩斯理论主要是探讨,当国内经济发生需求上的严重不足而出现产能超额供给、人力也超额供给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当如何为之,才能有效提升需求,反转经济。其中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政府以赤字预算发动公共建设,从而带动需求,以期重建经济动能。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萨伊定律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现代经济学教科书中,对萨伊定律的探讨通常只是次要论述,其重要性已退居近乎附注的地位。

时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又开始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科技化的产品纷纷涌入市场,厂商所需面对的挑战与日俱增。此时,厂商最常面对的挑战在于,它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够新、够炫,而能在众多的产品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如何维持消费者长期的忠诚度也是一大考验。为此,上述传统的超额供给概念再度浮现,然而,现实情况已有所不同。

就高科技发展而言,最常被提及的例子就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由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的创办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29— )所提出。摩尔在1965年的电子学期刊中提出,日后在相同的价格下,集成电路(IC)的晶体管数量和电阻数量,将以每两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更让人吃惊的是,事实证明,集成电路的技术进步速度远超于此,因此摩尔不得不在1975年修正他的定律为每18个月增加一倍。直到21世纪初期,摩尔定律仍有一定的准确性。

不论摩尔定律未来是否仍能成立,一个更值得重视的经济现象是,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那么古老的萨伊定律所说的“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是否依然成立?是否仍能适用?

萨伊定律的重生

科技发展的精要,其实就是上述“推陈出新”这四个字。所谓“推陈”是指新科技的发展会让许多老旧科技变得过时,没有吸引力。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消费者换手机,不是因为手机坏了,多半是因为原手机的功能不足,不能下载新软件,或是反应速度不够快,不能支持新的、大量的数据传输与下载。另外,屏幕不够大,不能用手指滑动操作,也可能是换手机的重要原因。

图5.1 萨伊定律

因此,高科技的世界或许更贴近“出新推陈”,而不是“推陈出新”;高科技以更新的、更好的、更炫的产品淘汰旧产品。这种情形与奥地利学派大师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所强调的“破坏性创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概念是一致的。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自我毁灭,或是自我否定。不过,这个自我毁灭与否定的过程具备正向进步的实质意义,因此熊彼德以“破坏性创新”一词概述。与这个概念相通的另一个中文说法是“大破大立”,两者间也有其相似之处。

科技业不时推出新产品,其实就是不断提供更好、更方便的产品,或是新的解决方案,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受吸引而购买后,又会引发新一轮的需求,如此一轮接着一轮,不断出新以推陈。以此观之,古老的萨伊定律在21世纪竟也搭上高科技列车,一翻身而成为新的显学了。

若以正统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来说,高科技产品不断出新推陈,代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后,会激发新一轮消费热潮(君不见苹果公司新型手机上市时,都会引发消费者漏夜排队的盛况),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受到新产品广告及宣传的刺激,也开始向外、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均衡的交易数量跟着增加(如图5.1所示)。就这样,萨伊定律以最优美的姿态,重新登上经济学的舞台。

供给与需求的微妙因果

其实,“供给”这个名词本身有许多含义。从静态的观念来看,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在市场上卖久了也会不灵光。相对地,产品的质量、服务与功能若能不断提升,再搭配高明的包装与营销,并创造消费者死忠的热诚时,“供给”一词则具备了动态,变得灵动起来。

此外,萨伊定律“供给会创造其本身的需求”里的“创造”,需要供给者在研发、技术、创新乃至营销等各方面投注大量努力,才能实现“创造”的动能与效果。若我们认为市场会自动创造需求,那可能太过一厢情愿了!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在他的传记中谈到,每次新产品发布会之前,他如何花大量的时间做彩排及预演。我们可由此清楚地了解,优质产品的供给仍然不一定是“创造”需求的保证。优质产品不仅要能让消费者期待,让消费者惊艳,让消费者有很大的消费者剩余的感受,还要让消费者感动,这也都是“创新”中的重要一环。

6.效用与边际效用

什么是经济学?大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老师就出了这么一道题。记得当时改考卷的助教说,我们班很多人写的是“经济学乃经世济民之学也”,但这样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一段差距,可见这些同学仍然没有掌握经济学的精要。

记得当时,这题的标准答案如下:因人类面对的资源有限,而相对地,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做最有效的配置,从而能让人的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就是经济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心理学的大师,他以心理分析深入剖析、诠释人们在性方面的欲望,奠定了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基础。相对而言,经济学也可视为一门理智的心理学,它试图洞悉人们在做决定时内心的理性思考与挣扎,并且试着找出一个人在理性思考问题时较为可能而合理的思维模式,最后试图找出合理的决策。

你说“快乐”,经济学家说“效用”

有首流行歌曲唱道:“你快乐吗?”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可是大哉问。不一定每件事都能让我们有强烈的快乐感,但比较能确定的是,每件事是否让自己舒服,我们都会有感受。譬如,我们去吃个小吃,东西好吃与否,是否让我们舒服、满意,我们事后肯定会有感觉,同去的朋友通常也会讨论一下。同理,我们去买个东西,这东西好不好、值得不值得,我们也一定会有感受。只要不是太过大大咧咧,稍微注意一下,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打从心坎里对每个决定的评价与感觉。当然,这个感觉与评价也会不自觉地让自己做出下一个决定:继续,还是该停下来。而每个人内心这种非常细致且敏感、对相关事物都会有的纤细而清晰的评价,就是经济学所说的“效用(utility)”。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套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是追求自利的。所以,如何让自己最舒服、最满意,本来就是人的天性。经济学从不虚伪地否认这个事实,相反,经济学正视人的这个本性,并进一步地运用它,从而让每个人在资源有限的现实社会里,做出让自己最舒服且又理性的决定。

此外,经济学也不认为人们追求的愉悦、舒服感,应该像买乐透彩票般大起大落,充满着不确定。它认为人们会有步骤、有方法地做出理性的决定,从而一步步地达到最舒服、最满意的境界。所以,经济学是心理学,也是科学。

举例来说,每个人每天要做很多决定,从而让自己活得舒服,过得满意。譬如,家庭主妇每天拿着当天的菜钱到市场上去买菜。她在市场上走了一圈,问了相关东西的价钱,而后决定当天要买哪些蔬菜,买哪些肉,买什么鱼,每种买多少。待她完成采购回家时,其实已做了许许多多的决定与预算的分配,而这一切都是她自认为最好的决定。

当然,我们一定会碰到许多无奈的情况。譬如,本来打算买肉,但今天肉涨价,比平日贵了一成到两成,但是小孩想吃,所以还是咬牙买了,但总觉得不太舒坦,所以效用不高。也有一种可能是,今天原本就想买鱼,结果这么巧,今天的鱼居然大减价,只需花平常一半的钱就能买到,所以我们买了之后,心里觉得特别舒服,因此消费后的效用也就特别高。当我们把各种愉悦或不舒服的感觉都综合在一起加加减减后,就会得出“总效用(total utility)”。

结果重要,过程也很重要

事实上,经济学重视的不只是总效用的变化,它更重视我们在消费过程中每个步骤在舒服感上的变化。换句话说,我们要充分利用人特有的、细微的心理感受帮助我们做正确的决定。前述说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屡见不鲜。

譬如,我们穿新鞋上街,刚开始时,觉得穿新鞋很体面,感觉很好,因此每走一步都觉得很风光、很舒服。此时,步步生风,很是高兴。但不久之后,我们发觉新鞋有个地方磨脚,出现一些异样感觉,不过,仍可再走走看。接着,这不舒服的感觉越来越明显,每走一步,都觉得不舒服,最后,竟变成疼痛。我们心想,这事不妙,但离家仍有段路,是否要停下来呢?是否能撑到家呢?再走走看吧!最后终于撑不住,我们停下来把鞋脱了,结束这场折磨吧!

由这个生活经验来看,一开始,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带给我们愉悦感,所以跨出的每一步,效用都是正值;后来,我们的脚开始痛,自此跨出的每一步,效用变成负值;再后来,疼痛感终于让我们叫停,虽然看起来很尴尬,但我们不得不在路边停下来,休息一下。所以,不论是让我们继续向前走的,还是让我们停下来的,都是那每一步踏出时的感觉,而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感觉,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我们都凭边际效用决定行止与否。

边际效用在经济学的思考上至关重要,并且应用很广。我们不妨举些例子:

· 小明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娃儿,最近食欲还可以,一瓶奶给他,一下子就吸掉大半,之后就越吸越慢,大约吸了100毫升之后,就不喝了。你若再把奶瓶塞给他,那小娃儿也知道用嘴把奶嘴顶出来。

· 小明是一个普通职员,昨晚公司有应酬,一开始吃饭时,大家二话不说,每人先干啤酒三大杯。这时,小明已不胜酒力,之后,大家不停劝酒,不得已,小明为了公司的业绩,硬着头皮又多干了几杯。硬干的过程中,小明只觉得那啤酒越喝越苦。

· 小明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的老婆今天下午去逛街,正好碰上百货公司举办年终庆。大减价商品里竟然有她想买很久的保养品,她之前嫌贵没买,现在抓紧机会,赶快下手。回家后意犹未尽。她和小明说,明天仍要起个早,再去抢购一次,除了自己用,还能送亲友。

“边际效用”不只是个名词,在经济学理论中,它犹如红绿灯,管制着每个人的行为。边际效用的变化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可能由很不错的舒适感一直变化到强烈的不适感,我们只要多留意一下自己身体真实传达的声音,就能让自己更近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7.“微醺”经济学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