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下一代互联网的变革与挑战》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Web3.0:下一代互联网的变革与挑战》epub版免费下载 |
《Web3.0:下一代互联网的变革与挑战》作者简介
姚前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在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清华大学区块链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表文章近百篇,著作五部,曾获银行科技发展-等奖,多项专利发明人。
陈永伟
《比较》杂志研究部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数字经济、反垄断和管制经济学。曾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百篇。曾获得《金融研究》年度最 佳论文奖、优秀论文奖、《经济观察报》最 佳专栏奖。著有《元宇宙漫游指南》《区块链通识:关于区块链的111个问题》
《Web3.0:下一代互联网的变革与挑战》内容简介
互联网是人类通信技术的重大革命,已经且正在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创新,互联网呈现向下一代演进的趋势,这势必引发新一轮的信息革命。经过30年的发展,互联网正在从Web2.0到Web3.0的方向演进。从经济的角度看,与Web2.0 相比,Web 3.0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是分布式互联网基础设施,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拥有数字身份、个人数据、算法的自主权,用户与建设者平权,因此它是一个用户与建设者共享的新型经济系统。从技术的角度看,web3.0不仅是智能互联网,而且使立体信息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交互性以及高度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为当前热议的元宇宙提供了技术基础。Web3.0有望大幅改进现有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有效解决Web2.0时代的垄断、隐私保护缺乏、算法作恶等问题,使其更加开放、普惠和安全,向更高阶的可信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全系互联网创新发展。因此,加强Web3.0前瞻研究和战略预判,对我国未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与此相关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集合了一些Web 3.0的前沿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Web 3.0的技术、应用以及监管等问题进行了介绍,为希望了解Web 3.0的读者提供参考。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
PDF版
=======================================================
部分简介:
Web 3.0:变革与应对
陈永伟《比较》研究部主管
互联网的形态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的。在经历了Web 1.0和Web 2.0时代之后,目前的互联网正在进行一场Web 3.0革命。Web 3.0革命的初衷是试图以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手段,打破少数大型平台企业对网络的垄断,让互联网回归其“去中心化”的本质,将对网络的控制权交还给用户。随着这场革命的不断深入,全新的软件应用、组织结构、行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开始不断涌现,并正在对整个互联网展开重塑。
起初,Web 3.0仅被一些网络极客所推崇,但随着革命的深入,Web 3.0的概念已经被不少国家和政府所接受和认同。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制定与Web 3.0相关的政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Web 3.0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新焦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Web 3.0可能带来的变革及挑战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提前为相关政策准备预案。
本章对Web 3.0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Web 3.0可能带来的变革、引发的挑战进行一系列分析,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为公众和学术界认识Web 3.0、制定与Web 3.0相关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Web 3.0的定义:一个简要的综述
所谓Web 3.0是针对Web 1.0和Web 2.0而言的。Web 1.0和Web 2.0的说法,最早由奥莱理媒体公司(O'Reilly Media Inc.)的副总裁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提出,然后经过该公司的推广而逐渐被业界所接受。一般认为,Web 1.0指的是只读网络。在Web 1.0中,网络的所有内容都由网站提供,一般的用户只能阅读内容,而不能与网站进行交互。而Web 2.0则是可交互的互联网,在Web 2.0中,用户不仅可以阅读网络上的内容,还可以发布自己的内容,并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修改。
在Web 1.0和Web 2.0的概念普及之后,很多业内人士开始思考,之后的互联网即Web 3.0会是什么样的。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认为,Web 3.0应该是语义网。这种网络不仅可以理解词语和概念,还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这种网络中,人们的交流将变得更有效率。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Schmidt)则认为,Web 3.0应该是众多应用程序的集合。这些应用程序体积都相对较小,数据主要以云形式存储,其运行速度较快、可定制性较强,并且可以在任何设备上运行。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施密特认为的Web 3.0十分类似于云计算。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曾试图对Web 3.0进行定义。倪楠(2006)认为,Web3.0应该是具有“主动性”“数字最大化”“多维化”等特征的网络;刘畅(2008)则认为,Web 3.0是用户可以深度参与和深度体验的三维虚拟网络。不过,以上这些关于Web 3.0的定义都没有得到业界的公认。
现在比较流行的关于Web 3.0的定义是由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提出的。在伍德看来,“Web 3.0是一组兼容的协议。这些协议为用户提供了强大并且可验证的保证,保护他们接收和发送的信息以及他们的支付信息。通过授权用户在低门槛市场中为自己行动,我们可以确保审查和垄断机会的减少”。
很显然,伍德的上述定义是针对Web 2.0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在Web 2.0时代,虽然用户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内容,与网络进行交互,但这些交互大多需要经由平台等中介进行。这样,一些垄断平台就在事实上获得了对用户信息、用户接入等的掌控权,而用户本人反而失去了对这一切的掌控权。在伍德等一些区块链从业者看来,Web 3.0应该打破现状,让用户从垄断平台手中夺回本应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
一些文献对于伍德的论述做了进一步概括和引申,认为他所讲的Web 3.0是一种可被用户拥有的互联网。知名区块链研究机构Messari的研究员江下(Eshita)就做过如下概括: Web 1.0是“可读”(read)的互联网;Web 2.0是“可读+可写”(read +write)的互联网,而Web 3.0则是“可读+可写+可拥有”(read +write + own)的互联网。2021年12月8日,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进行了一场名为“加密资产和金融的未来”(Crypto Assets and Future of Finance)的听证会,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前代理署长、时任BitFury首席执行官布里安·布鲁克斯(Brian Brooks)向国会议员做了一段关于Web 3.0的汇报。在汇报中,布鲁克斯基本引用了江下的表述,将Web 3.0定义为“用户可以拥有产权”的互联网。由于有了美国国会的背书,因此这个定义是目前最为“官方”的Web 3.0定义。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也试图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互联网的一些新发展特征对Web 3.0进行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姚前看来,Web 3.0应该有四方面特征:它应该是用户与建设者拥有并信任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应该是安全可信的价值互联网,应该是用户与建设者共享的新型经济系统,还应该是新型智能的全息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这个定义可以被视为对过去各种Web 3.0定义的综合。
Web 3.0的变革
尽管关于Web 3.0的确切定义,目前学界还没有达成最终共识,但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形态,Web 3.0将意味着一次重大的变革。具体来说,这种变革将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将迎来一种新的网络身份体系,二是将催生一套新的财产权体系,三是将产生大批替代中心化平台的应用,四是将强化对隐私和个人数据的保护,五是将重构组织和治理模式,六是将催生新的业态,七是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Web 3.0对网络身份体系的变革
人都是以某种身份存在于社会中的。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人们的身份是以“账号+密码”的形式存在的。只要用户在网站注册一个账号,设置一串密码,网站就可以以此确认用户的身份,用户就可以获得与这个身份对应的权限以进行相关操作,并对这个身份名下的相关资产进行处置。
在Web 1.0和Web 2.0时代,“账号+密码”的身份识别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中心化的体系,它本身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在这种体系之下,用户的身份在本质上被中心化的平台所掌握,用户自己并不拥有最终的控制权。平台不仅可以以违反平台规则为由对账号进行封杀,甚至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无条件回收某些账号。如果平台对某位用户执行了这些操作,那么这位用户在该平台的身份、社会关系,以及名下的资产就可以随之被剥夺。其次,在这种体系之下,用户个人对身份及与身份对应的资产管理是比较困难的。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多个网站注册,使用多个应用,而各个网站与应用之间一般不能共用账号,因此用户必须同时记忆和管理多个账号和密码。显然,这会给用户带来不小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平台和应用之间的身份识别系统不互通,因此用户在不同平台和应用中的资产就难以互认,更难以互通,这就对用户的跨平台操作造成了障碍。再次,通常情况下,用户每申请一个账号,或者用账号进行某项操作都需要提交相应的信息,这就增加了用户隐私和个人数据泄露的风险。
由于现有的身份识别体系存在以上不足,因此人们一直努力对其进行改进。现有的一些方案可以部分解决上述问题,但与此同时,这些方案也可能会反过来激化一些其他问题。比如,1999年微软推出“联邦身份管理”方案,即由部分应用组成联邦,在联邦内部使用同一身份,以解决密码过多、跨平台身份切换困难等问题。但是,“联邦身份管理”一般是由某个中心化平台主导的,因而这个方案很可能会强化这个中心化平台的权力,导致网络变得更为中心化。
Web 3.0的倡导者希望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分布式数字身份(Decentralized ID,简称DID)来解决网络身份认证的问题。通俗地讲,DID系统是一个用区块链、加密通信等技术实现的,可以由用户(可以是个人或组织)控制的身份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形成自己的DID,将其以及与其相关的文档(包括DID标识符、加密材料、加密协议、服务端点等)发送到区块链上。利用区块链的性质,可以保证其真实性、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用户可以对这个DID进行自主控制。当用户需要验证某项身份,或者登录某个应用时,就可以使用这个DID。这种身份验证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身份管理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DID并不存留在某个平台中,而是依靠区块链进行验证。这样,用户就可以对这个身份拥有“自我主权”(Self-Sovereign)。其次,同一个DID可以接入多个平台,这样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对自己身份以及资产的统一管理。再次,DID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过去,人们登录某个应用或者进行某项操作,需要提供大量的真实信息,而利用DID,类似的工作则可以由一种“可验证声明”(Verifiable Credentials,简称VC)机制来完成。举例来说,如果成为网约车司机需要有三年以上驾龄,那么用户要申请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在传统技术规则下,需要上传驾驶证、行驶证等证明材料到平台。在一些意外情形下,这些信息可能会被泄露。而借助DID系统,用户可以向车辆管理部门申请一个VC。这个VC不需要用户披露任何信息,用户只需要向网约车平台声明自己“驾龄大于3年”,就可以完成注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需要向平台提供任何原始信息,因此可以有效避免信息的泄露。
Web 3.0对财产权体系的变革
在Web 2.0时代,用户的线上财产(包括其自身创造的内容)主要是靠中心化平台来确保其财产权的。如果用户的线上财产受到侵犯,其唯一的选择就是诉诸平台。而在Web 3.0时代,财产权体系的维系则将以一种去中心化的形式实现。
目前,基于区块链的“非同质化通证”(Non-Fungible Token,NFT)是用于确定和维护财产权的最关键技术。顾名思义,“非同质化通证”也是一种通证,但不同于比特币、以太坊等“同质化通证”,它具有唯一性,并且不可分割。从性质上看,NFT就像是数字资产对应的财产权证明,用户持有某个数字资产的NFT就代表其对该数字资产拥有财产权。现在,人们已经可以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很方便地制作数字资产的NFT。一旦某个数字资产的NFT被制成,则这个数字资产本身的各种信息和交易历史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之上。关于数字资产的所有财产权状况变更都会立刻被广播至全网并被记入区块链,难以被篡改。通过这种方式,数字资产的财产权就可以得到有力的保护。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传统的中心化的财产权体系,基于NFT的去中心化财产权体系还有很多独有的优势。
一方面,在传统的财产权体系中,与物相关的各种权利很难独立,更难以被单独转让或交易,而借助NFT,这一切就很容易实现。用户只需要使用不同的NFT标识,就可以把各种权利一一区分开来。换言之,在这样的财产权体系下,界定、保护、转让某一独立权利的成本都会大幅下降。一些法学家曾经预言的财产权体系由“权利法定”向“权利自由”的转变也很可能因此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基于NFT的财产权体系还有助于破解“反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Anticommons)问题。所谓“反公地悲剧”,是指一个物品的财产权被多人拥有,从而导致财产权无法顺利进行交易。在互联网中,“反公地悲剧”的例子有很多。许多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都是由众多用户共同制作完成的,因而要交易这些内容或使其变现就很困难。而如果把类似的内容制成NFT,再用NFT碎片化技术将其划分成等额的股份,那么每一个参与制作的用户就可以持有对应的股份,并可以对这些股份进行交易。这样,“反公地悲剧”问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破解。
正是由于NFT的财产权体系具有这些优点,因此它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对图片、音乐、视频等数字产品以及各种UGC产品的财产权保护和流转。尤其是在目前流行的元宇宙项目中,其应用尤为广泛。可以预计,在Web 3.0时代,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Web 3.0对中心化平台的变革
Web 3.0的实践首先表现为对中心化平台的反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复制中心化平台的相应功能,并处理好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前所述,借助对渠道的掌控,中心化平台先天拥有对用户的掌控力,可以通过各种规则规范用户的行为,并通过相应的算法来实现。而去中心化的网络显然没有这种权力,因而要实现与中心化平台类似的功能,就必须进行更为精密的激励机制设计,引导人们自发地协调行为。而区块链以及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则为设计这些激励机制创造了技术基础。
在实践中,人们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替代中心化平台应用的例子已经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两个例子,用以说明区块链技术创造对中心化社交网络平台,以及中心化搜索平台的替代是如何实现的。
对中心化社交网络平台的变革
在Web 2.0时代,社交网络平台是网络舆论场的中心,用户发布的很多内容都需要经过社交网络平台。由于社交网络平台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因此少数的几个平台会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以美国为例,比较大规模的社交网络平台就只有脸书、推特等少数几个。
当少数的社交网络平台占据市场以后,它们自然就获得了强大的市场力量,以及对用户发表的内容进行评判和审核的权力。如果平台认为某些内容违规,就可以对其进行标记或删除,甚至封杀内容的发布者。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脸书和推特以发布不实和有害消息为名封杀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账号。
社交网络平台这种近乎无限的权力当然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因而在Web 3.0时代,一些人开始尝试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对社交网络进行改造,并创造出不少新产品。在这些新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推Steemit。
Steemit是一个建立在Steem公链之上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平台。从功能上看,Steemit类似于博客,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内容,并对他人发布的内容进行评论和转发。不过,Steemit并不像脸书、推特那样有中心化的运营者,也没有专门的审核人员,它的运行完全依靠一套基于通证的激励系统自动维持(见图2.1)。
Steemit中的通证分为三类:
STEEM。这是Steem公链的基础通证,可以进行公开交易,也可以兑换为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
Steem Power(简称SP)。它被用来衡量用户的影响力,其性质类似于用户在项目中所占的股份。当用户拥有的SP更多时,其发帖和评论就具有更高的影响力。SP不能直接买卖,用户只能将自己持有的STEEM转换为SP。当用户将STEEM转换为SP后,需要至少在13周以后才能重新将其转出。在此期间,用户可以获得根据SP分配的影响力,并且获得类似于股息回报的长期激励。
注:图中的虚线表示不能实时完成。X值由成员在一定范围内设定。
Steem Dollars(SBD)。这是Steem公链中的稳定通证,其价值被固定为1美元。无论STEEM的价值如何变化,用户都可以用1单位SBD兑换价值1美元的STEEM。在这种设计下,风险回避型的用户就可以选择持有SBD来保值,而风险爱好型的用户则可以选择持有STEEM来获取价值波动带来的收益。此外,用户还可以直接使用SBD在一些网站购物。
Steemit系统每3秒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区块,每个区块生产一定数量以STEEM计价的通证。新增发通证的分配方式如下:
其中的75%将分配给内容激励池,随后系统再将这部分通证按照比例分配给激励对象(包括内容的生产者和点赞、评论者)。通常内容生产者会得到这部分通证的75%,而点赞者和评论者则会获得这部分通证的25%。这些激励对象在获得通证后,可以设定一个比例X% ,并以SP形式持有其中X%的通证,而以SBD的形式持有其中(100-X)%的通证。
其中的15%将以SP的形式分配给所有的SP持有者,作为长期“持股”的奖励,以及对通货膨胀的补偿。
其中的10%将以SP的形式分配给“见证人”,也就是区块的生产者,用以弥补他们为生产区块所产生的硬件、电力等成本。
在一个以内容为主的社交网络中,维持用户活跃、创造优秀内容、发现优秀内容,以及回避劣质内容是四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Steemit就试图利用通证系统来解决这四个问题。
第一,为了维持用户活跃,Steemit不仅对发文、点赞、评论等活动都设置了相应的奖励,还通过不断增发的机制进行倒逼。持续的增发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1]因此,为了使自己手中的资产保值增值,用户就会在网络中维持更高的活跃度。
第二,为了创造优秀内容,Steemit设置了精巧的奖励机制。在Steemit上,发布内容是通证获取的重要来源。当一个用户发布内容越多、质量越高时,其获得的收益就越高,这就给用户创造更多更好的内容提供了激励。在Steemit中,发布内容质量是用点赞量来衡量的。当某一内容的点赞量较高时,其SP就会较高,作者从该内容中获得的回报也就更大。不过,这种激励方式很容易引发用户雇人点赞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Steemit还设计了点踩选项。在被点踩之后,额外的点赞数所带来的收益就会下降。点踩越多,下降越快。如果一个作者本身发布的内容质量平平,却雇很多人来点赞,那么他就很容易招来其他用户的点踩,从而使其收入下降。除此之外,为了鼓励作者之间的质量竞争,Steemit还设计了相对绩效竞争机制。当某一内容本身的点赞数保持不变时,如果同类的其他内容的点赞数上升,则原内容的作者收入也会下降。这就激励用户不能满足于既有的成就,而必须不断创作新的优质内容。
第三,为了保证优质内容被发现,Steemit为优质内容的发现者设计了激励机制。一个用户点赞的内容获得后续用户的点赞数越多时,该用户就可以得到越多的收益。由于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点赞的次数是有限的,因此他必须思考如何将这些有限的点赞数贡献给那些质量最高、最有可能受人们欢迎的内容。当某一内容的点赞数更多时,它获得推荐的机会也就更大。[2]
第四,为了回避劣质内容,Steemit设置了点踩机制。如果用户对某一内容不满意,就可以对其点踩。点踩将降低该内容的影响力,使其可能带来的收益下降。当内容的影响力下降到一定的阈值后,它将被系统隐藏。[3]点踩造成的影响和点踩者本人拥有的SP相关。一个拥有SP较多的用户对内容等级的影响会远远高于一个拥有SP较少的用户。
通过以上设计,Steemit可以比较好地以一整套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社交网络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从而可以作为中心化社交网络的替代品而存在。当然,也必须看到,虽然Steemit的激励机制设计比较精巧,但其问题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其SP的分配是不断累积的,这就意味着一些老用户的SP会随着时间不断膨胀。他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获得新用户无法与之相比的权力。这一点会导致Steemit网络事实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整个Steemit在底层治理上采用的是PoS(权益证明)共识,这就意味着当有人掌握足够多的STEEM,并将其转化为SP之后,就可以发动至少51%的攻击。这个时候,整个社区的民主决策将会完全受到破坏。[4]
对中心化搜索的变革
对于用户而言,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检索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Web 1.0和Web 2.0时代,人们主要依靠搜索引擎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技术性质上看,搜索引擎本身很容易导致中心化。一方面,和其他的网络产品一样,搜索引擎具有十分明显的网络外部性,因而当最初的几个搜索引擎占据市场之后,其他竞争者难以与其竞争。另一方面,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向网页部署爬虫,而这可能会导致网站拥堵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大多数网站都会设置反爬措施,只对少数几个知名搜索引擎开放,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整个搜索引擎市场就会被少数几个搜索引擎所掌握。根据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数字市场竞争状况调查报告》,目前谷歌就拥有全球PC(个人计算机)端通用搜索引擎市场81%的份额,以及移动端通用搜索引擎市场94%的份额。当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者时,谷歌等少数几家搜索引擎就拥有了巨大的、不受限制的市场力量。这时它们不仅会出于自身盈利的需要扭曲搜索排名,还会滥用自身的市场力量。事实上,从欧盟等经济体对大型科技企业的反垄断实践来看,谷歌已经是因垄断行为被处罚最多的科技企业之一。
为了打破谷歌等企业对搜索引擎市场的垄断,一些人开始在Web 3.0的框架下探索新的分布式信息检索方式,而通证管理注册中心(Token Curated Registries,简称TCRs)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成果。
TCRs是以列表形式输出的,并且每一个TCR都对应着一种通证。检索信息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找到相应的列表,并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中心化的平台不同,TCRs中每一个列表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排序都不是根据某个算法给出的,而是来自大量用户的投票。为了保证这种投票的效率,TCRs设置了一套基于通证的激励系统。
具体来说,TCRs有三类用户。(1)搜索用户(Consumers)。这类用户希望自己在检索时,可以得到一份高质量的搜索清单。(2)候选人(Candidates)。这类用户希望自己可以被列入某个TCR。显然,当候选人被列入某个TCR之后,这个TCR对应的通证价值就会变化。(3)通证持有者(Token Holders)。这类用户关心通证价值的涨跌,因此为了维护TCRs的质量,他们会对候选人的申请进行投票。
当一个候选人申请加入某个TCR时,他需要存入一定量该TCR所对应的通证。当申请提出后,所有该TCR的通证持有者都可以评估该候选人加入后,是否能提升搜索用户的满意度,能否让通证的价值提升。如果有人认为该候选人的加入会损害通证的价值,他就可以对该申请提出挑战,然后让全体通证持有人进行投票(见图2.2)。只有当赞成候选人加入TCR的投票比例超过某个限度,候选人才会被允许加入,其事先存入的通证将会被返还,同时还会获得一部分额外的通证;如果赞成者的比例达不到某个限度,则候选人的申请将被驳回,其事先存入的通证将会被没收。
博弈论的分析可以证明,这套运行机制能有效地挑选出那些质量最好的候选项目,并将它们选入TCRs。正因此,目前TCRs已经在很多垂直领域得到应用,起到一部分帮助用户检索信息、替代搜索引擎的作用。
Web 3.0对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的变革
在Web 2.0中,平台对用户隐私和个人数据的侵犯一直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Web 2.0时代,大型平台是互联网的中心,用户的所有活动都需要经过平台,这就为平台搜集用户的隐私和个人数据创造了条件。其次,在Web 2.0时代,平台找到了很多将用户数据变现的商业模式。谷歌、脸书等大型平台公司的收入来源就是利用用户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精准的广告推送。这样的商业模式为平台搜集用户数据提供了激励。再次,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数据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成为可能,这就加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
Web 3.0对用户隐私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就是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展开的。从技术层面上看,区块链本身就有匿名化、去信任化等特征,因而相比于Web 2.0,它本身就能对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起到较强的保护作用。而在商业模式上,一大批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应用被开发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中心化平台原本的垄断地位,使用户在被迫出让信息换取服务之外有了新的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去中心化的替代品,中心化平台侵犯用户隐私和信息的行为也会受到更多的遏制。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匿名化是区块链本身的特征,但其实传统的区块链应用架构还存在不少泄露用户隐私和个人数据的风险。以比特币为例,虽然在交易过程中,用户的账户信息都是匿名化的,但是交易的验证需要以明文形式广播到全网,交易就在事实上有了可追踪性。通过对交易的信息进行追踪,很多敏感数据,如发送方地址、接收方地址、这两个地址之间的链接,以及发送的比特币数量等信息都可以被获取。只要利用技术化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就可以还原出用户的信息。不仅如此,类似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大多是在中心化的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其中还需要涉及大量和银行的交互。如果对这些信息进行跟踪,就可以解析出更多关于用户的信息。
针对以上问题,已经有不少人致力于进一步推进区块链网络的匿名化,从而建设所谓的“完全Web 3.0隐私”(Full Web 3.0 Privacy)。目前,已经形成了不少解决方案。例如,以太坊上的匿名智能合约项目Zether利用密码学中的“零知识证明”原理,保证用户在进行交易时,不仅可以隐藏交易发送金额,还可以隐藏交易发送人。现在,这一项目已经得到摩根大通的支持和推广。又如,以太坊上的项目Keep Network也利用了零知识证明、SMPC(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以及安全硬件等隐私技术,在以太坊的交易网络上增加了一个隐私层,从而让用户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得到更多保护。可以预见,在Web 3.0时代,类似的隐私保护项目将会越来越多。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