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俞敏洪 著
豆瓣评分 8.3
出版年: 2019-04
ASIN:9787521703078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俞敏洪第一次完整、深度地讲述新东方从0到1、从1到N的创业历程,披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人看到带领着新东方从一个培训班发展成为上市集团的创业者,以及他的团队曾经经过的至暗时刻,甚至曾走到崩溃的边缘。创业维艰,1/4个世纪的风雨征程,完整地被记录,激荡地再现了新东方创始团队及新东方人,在时代的光辉中砥砺前行的身影。
延着内容主线,“三驾马车”的光阴故事已经留存,新生代的管理团队已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开拓进取,搏出广阔天地,而今,人工智能浪潮下,新东方又将向何处进发,仍是新东方故事的待续篇章。
相信这本书,定能让读者在作者个人一贯的幽默叙事方式中,在个人发展、组织建设、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受到启发和激励。
我为什么选择从出国考试入手
从北大出来以后,我很自然地要开始自己的事业,继续着手创办培训班。因为我当时已经考过了托福、GRE,对这两个考试非常熟悉,所以就决定从托福和GRE的培训开始做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发现尽管国内出现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更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考托福和GRE出国。这就意味着,参加英语考试的生源比纯粹学习英语的生源要更加充足。所以我最终决定,从出国考试开始做。后来我发现,这一决定十分英明,因为我要是只从英语培训开始做的话,到最后我的培训班可能就是一个小型的英语培训机构。正是由于我当时隐约地感觉到了出国考试培训将会变成中国的一个热门培训,并且出国人数每年都会越来越多,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觉得从托福、GRE入手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这两个考试在当时被认为是比较难的,尤其是GRE。坦率地说,连北大的老师也没有几个愿意去教GRE的,因为教GRE的基本要求是你的词汇量得在两万左右。那时,没有几个人会吃饱了撑的背两万个词汇在那放着,而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吃饱了撑的没有事干的人。因为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得肺结核在医院住了一年。那一年,我在医院没事干,就一边读书一边背了很多单词。所以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掌握了接近两万的词汇。后来,我在北大又当了六年多的老师——在北大当老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北大的学生本身非常聪慧,而且中间的黑马也非常多,所以我不得不时时做好学生向我挑战的准备。就这样,在北大的六年间,我的英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实际上是当时北京教GRE教得最好的老师之一。甚至不夸张地说,我是京城GRE词汇第一老师。
就这样,我教授这两个考试实际上是有了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也就是说,我不会遇到别的跟我教得同样好甚至比我教得更好的老师,来跟我竞争。由于我参加过这两个考试,再加上自己的不断钻研,对这两个考试的教学有了比较大的把握。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出来以后招的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北大、清华,因为中国的出国热就是从北大、清华开始并蔓延的。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的很多学校、研究生院都知道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所以只要北大、清华的学生申请,基本上都有希望被录取。紧接着跟进的,就是复旦、同济、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所以,这些学生之间就产生了竞争,他们需要在托福和GRE中比别人考得高,于是这些学生就变成了我培训班里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名牌大学,并且都是奔着出国来的,所以刚好跟我的教学水平和内容契合。
此外,这些学生本身的基础也非常不错,所以很容易被教出高分来。一旦他们被教出高分,会反过来对我培训班的发展有很好的影响,甚至说非常重要的影响。当时,我并没有抱着要在国内一直开培训班的想法,甚至那时这个培训班都不叫新东方,就是一个培训班而已。我个人的想法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希望自己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重新考托福、GRE,以后自己也能申请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或进入美国的一所名牌大学,能够出国读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非常愿意跟我的学生打交道,因为这样我可以认识一些非常聪明、有才华的人,未来到了国外也可以跟他们变成朋友。这就是尽管那时英语学习在中国也还算火,但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创立培训班时,我已从北大出来,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我该怎么招生。因为在北大的时候,我毕竟带着北大的光环和声誉。而从北大出来以后,“俞敏洪”这个名字在当时是不可能有人知道的,也是不值钱的,所以用我个人的名声来招生是行不通的。而且离开北大后,我也没有任何办公地点,最后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租了中关村二小的一间小破房子。那间小破房子,下雨都会漏,总共也就20平方米,而且要在一个小巷中拐十八道弯才能进去。在那个地方招生,都会让人觉得是骗人的。有学生真的来了,本来是要报名的,结果一看那个招生的破地方,拿着钱又跑掉了。就这样,招生成了我的一大难题。我到处贴各种各样的招生广告,甚至把广告跟马路边上的性病广告贴在一起,但是来的学生还是非常少。因为当时附近都是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些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蛮挑剔的。尽管有几个北大学生认识我,报了名,但是这几个学生还是凑不成一个班。
当时,我想:必须要想办法吸引学生。大家都知道,现在各种网络发展获客都是靠发各种免费的东西,创造免费流量入口。其实,我当时想到的也是这个路子,既然收费招不来学生,不如先搞免费的活动。我把托福、GRE试卷研究透了以后,给学生讲课,于是就有学生来听免费的讲座和课程。在讲课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学生除了听我讲题目,还非常喜欢听题目之外的一些知识和内容。所以,这成了今天我,还有其他新东方老师讲课的底子和基础,就是如何用知识加上其他的幽默或励志的故事让学生愿意来听讲座。当时,我们也没有办法租到好的场所,因为当时像大教室或者会堂、中关村礼堂这样的地方,月租要好几千元——现在要好几万元了。我那时是不可能有这么多钱的,所以我前面几场讲座干脆用的是中关村二小的操场。当时没有任何音响设备,我就在操场上扯着嗓子给学生喊。
结果来的学生还不少。我记得第一场讲座就来了100多人,这在当时是个巨大的数字。当然,这跟现在一场讲座能来几千人、上万人不是同一个级别。但是当时,这100多人听完了,觉得很好,可能就有十个八个留下来报名,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低的获客成本了。
今天,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的获客成本依然非常高,一个交费客户的成本大约为3000元或5000元,甚至更高。但是当时,我的获客成本几乎为零,因为操场是免费的,我自己讲课也是不用钱的,如果学生听完课以后愿意报名,那就等于我白得了学生的报名费。为了帮助学生解答有关出国各方面的问题,我把讲课内容分成了几个主题,比如托福的学习方法、GRE的学习方法、单词的背诵方法,还有出国的注意事项等。这些内容加在一起是非常密集的。我把这些内容研究透了以后,再加上一两个辅助老师,短短时间内就进行了几十场讲座。
除了这几十场讲座,我还开展了一系列免费活动,包括免费为学生录制磁带、免费为学生提供出国咨询。当时,培训班没那么多学生,我也没那么多事情,所以坐在报名处的时候,学生有问题我就跟他们聊,甚至有时候我还会请学生去吃夜宵,通过吃夜宵来跟他们沟通,增加他们对我的信任。就这样,我逐渐吸引了不少学生来我这上课。一个学生上过课以后,就会告诉另一个学生:“那个老师讲得挺好的,我们一起去上课吧。”当时还有过这样的现象:一个班招生的时候只有20人,但是等到这个班结束的时候就变成了40人。为什么会变成40人呢?就是因为那20人不断把自己同宿舍的同学带着插班过来听课。我允许插班免费听课,但听到一定程度,他们自己就不好意思再免费听下去了,最后就交费听了。就这样,我的名声开始在周边几个大学,尤其是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这样的名校中传播开来。这就使我和新东方——当时还不叫新东方——的获客成本越来越低。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