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高分微信读书推荐:《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张向荣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张向荣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编辑推荐

·上追尧舜,禅让称帝,王莽究竟是民选的圣主,还是篡汉的罪人?

·搁置定论,厘清王莽真容,揭示两汉皇权真相

·丰厚细节,再现政途跌宕,叩问儒家使命得失

·新锐文史作家张向荣历史非虚构作品

·罗新、许纪霖、刘苏里、谌旭彬、刘勃、马伯庸、张笑宇、陆大鹏联袂推荐

·首届刀锋图书奖年度十大好书

·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十大非虚构原创作品

·万圣书园2021年度“原创·非学术”榜单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西汉与后世定型的“一家一姓”的朝代不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朝代,更是中国儒家文化首次实现立法的新阶段。同时,西汉也是一个迷信天人感应的时代,在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中,充斥着谶纬之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灾异变化、祥瑞谴告就与现实政治运动紧密相连。

 

生于西汉末年的王莽,幼年丧父,并没有得到作为外戚家族成员的优待。他从一介儒生,以其周全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跃成为家族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他借助“祥瑞”之说,重返朝堂;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步步高升,终合法建立了新朝。那他又是如何在短短的十五年里,就从“天下归心”的“哲人王”成为了一个“天人共弃”的篡汉者?

 

面对日益严峻的政治合法性危机,儒家理论的实践者王莽勤劳王事,建辟雍、制礼乐,恢复井田,赢得了同时代其他儒士的认可。那么王莽称帝的真正动力又是什么?王莽到底是邪恶无道的簒夺者,还是复古派的改革家?是儒教立国的决定者,还是演技精湛的政治表演家?

 

本书截取汉宣帝到新莽这一历史片段,从“祥瑞”这个视角切入,剖析王莽的个人、家族和政权相关的人物事件,再现了太后王政君、外戚王氏家族、刘姓皇室家族、儒家经师、官僚士大夫等在西汉末年政治舞台的角力,进而重新审视旋涡中心的王莽,以窥他和时代的真貌。

 

作者简介

张向荣

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专栏作者,书评人。悠游经史,流连两汉,热爱并致力于非虚构写作。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汉武帝的建政大业

年轻的皇帝刘彻即汉武帝,见到临淄人主父偃等人时,说的第一句话是:

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30

日后的岁月里,刘彻常常对一些初次见面的臣子表达出这种相见恨晚、君臣知遇的情愫,令臣子感激涕零。当然,这毫不妨碍在某一天突然杀掉他们。这一次,刘彻当下就拜主父偃为郎中,一年将他升迁四次,很快就提拔为中大夫。中大夫这个官职就是后来的光禄大夫,是郎中令的属官,虽然品秩只有比二千石,低于王国相和郡太守,但却是皇帝身边能说上话的人。汉兴以来,如贾谊等名臣都有担任中大夫的经历。

就像刘恒之于贾谊,刘启之于晁错,刘彻对主父偃也是重用的。

主父偃的人生十分坎坷,曾经四处碰壁,屡遭排挤,连族人、兄弟都对他很冷漠。半生流浪,一朝受宠,主父偃就把怀揣着的锦囊妙计一股脑献给了刘彻,都是很高明的纵横家术。例如有一条,是借鉴刘邦让六国贵族迁居关中的做法,强令天下豪杰大族迁徙到茂陵居住,从而削弱了关东豪族,还开发了茂陵一带,可谓一举两得;再有一条,则是著名的推恩令。

在汉景帝的努力下,诸侯国已经大伤元气,但是版图仍然很大,倘若联合起来,势力仍不可小觑。而且,汉景帝虽然平定了七国之乱,但削藩导致了军事叛乱,这使得朝野对这种明目张胆的削藩政策并不看好。晁错的政策被认为是错误的,至少也是不高明的。七国之乱也导致汉景帝没能像汉文帝那样被尊庙号。正如晁错父亲当年所说的,削藩刻薄寡恩,没有亲情。

主父偃恰好戳中了刘彻的痛处,他认为,既然削藩有违汉家以孝治国的标榜,那么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把仁孝做到极致。以往诸侯王只有宗子才能继承王位,其余的儿子一般没有封地。那么,就让王国把领土分给宗子之外的子弟为侯,这样既能普施仁义,宣扬孝道,还能削弱大国,一举两得。

推恩令实施后,汉朝和王国正式演变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王国宗室们再也没有对抗汉朝的实力。再以后,已经面积很小的王国,还常常因为犯错或有罪被削县,汉初那横跨数郡的大国,到后来只有几个县的版图了。

不仅是王国,刘彻对列侯们也颇有所图。刘彻时代,汉初那些封侯的功臣已经传了两三代,祖辈的交情和先帝的恩泽都已经被时光消磨殆尽。细察这些遍布全国的列侯领地,刘彻发现,列侯所真正占据的并不是封地,而是租税。特别是汉初的侯国领地,因为当时天下初定,地广人稀,所以虽然只有一县之地,但面积很大,有些侯国的户数甚至多过推恩令实施后的王国。这就意味着,中央损失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于是,著名的酌金案发生了。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八月,刘彻主持宗庙祭祀,向宗庙献酒。按照惯例,全国的210名列侯全都要奉献黄金来“助祭”。祭祀之事虽是朝廷大典,非常严肃,但因定期举行,礼仪已成套路,列侯们颇认为这是走形式的例行公事,对献金的成色重量等应付了事。

这一下子就被刘彻抓住了把柄,他小题大做,罗织成罪,以酌金成色不足的罪名,一次性褫夺了106位列侯的爵位,占全部列侯的一半。值得玩味的是,这些被夺爵的列侯里,刘邦所封的24位列侯,有20位被夺爵;汉惠帝至汉景帝所封的18位列侯,有10位被夺爵;而从地域看,河南、河内这两个与京畿地区接壤的郡内所有列侯均被夺爵。因此,刘彻通过酌金案不仅打击了前朝功臣的势力,清除了近畿的列侯,还把大量封地收归中央,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使得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更加牢固 31 

不靠诸侯王宗室和功臣列侯,那皇帝依靠谁呢?

刘彻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半生在发动战争,半生在改革朝廷制度,他需要国家机器更加高效。但是,外朝的朝官们一直大致沿袭着萧、曹等功臣早年的轨迹任职,又没有萧、曹等人与皇室的交情,还缺少战争时代的历练,因此越发不能满足刘彻的统治意图,越来越不受刘彻的欢迎。

为了找到用得称手的左膀右臂,刘彻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两类人:

一类是出入宫省的宫官和省官。有的本身就是宦官,如尚书等;有的是出身低微、才能出众,但甘愿为君主效犬马之劳的年轻人,刘彻将其安排到中朝,成为名副其实的“御用文人”;还有的是刘彻宠信的外朝官员,就授以侍中、常侍、散骑之类的加官,允许出入宫省。刘彻让这些人帮助他管理机要、处理公文、传达指令、参谋规划,这些中朝官里领头的就是大司马、大将军。

另一类就是外戚。虽然汉廷出现过所谓吕后干政的事,但吕后并不是一般的“后”,她其实是刘邦的“合伙人”,是汉朝的立国者之一,而且吕后没有当武则天。所以,这不影响汉朝的外戚特权和传统。从文景时期的薄氏、王氏家族,到武帝初年的窦婴、田蚡等外戚,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毕竟诸侯宗室们从血缘上都是高皇帝子孙,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但外戚没有,所以不会争位。

在王莽之前,朝野从未听说在先秦有过“小君”(周代称诸侯之妻为“小君”)家族篡位的事,也没有见过刘氏的外戚有篡位的企图,难以想象外戚除了受宠邀功、干预朝政之外,还能有别的可能性。到了刘彻时代,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外戚备受重用,就是因为外戚又“好用、好弃”又没有政治风险。

中朝官和外戚都是在汉朝一直就存在的,但只有到了刘彻手中,才变得十分重要,实际权力开始超过宰相领衔的朝官。

宗室的削弱、王国和侯国的郡县化、中朝官和外戚对皇帝的忠诚,使汉朝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刘彻下诏,其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朕甚悼之…… 32

这是现有史料里,汉朝第一次在诏书里使用“一统”这个词。这意味着,在刘彻手中,刘邦时期汉朝与列国并存的“天下”彻底转变为由中央和地方组成,且地方被中央牢固控制的一统“帝国”。这也意味着,中央集权基本不会得到地方的挑战,宗室拱卫中央的义务名义上还在,但权力实质上已被剥夺,功臣列侯也不再是相对独立的强大力量。

帝国的“建政”大业完成了。

但是,孤独的皇室大权独揽,也隐藏着如果中央权力失守,皇室权力必将旁落的隐患。

注释:

1  这一节参考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阿部幸信:《论汉朝的“统治阶级”:以西汉时期的变迁为中心》,载《台大东亚文化研究(第一辑)》;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  公元前196年冬。此时汉仍以每年十月为岁首。

3  今安徽宿县附近。

4  刘邦生年,《史记》《汉书》均未载,后人有两说:一说为公元前256年,一说为公元前247年。佐竹靖彦认为两个年龄都不准确,主张刘邦、项羽年龄相仿,见氏著《刘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备一说。此处姑采《史记集解》说,定在公元前256年。

5  即使按照刘邦出生于前247年来算,“战国四君子”也有两人和刘邦是同代人。

6  秦始皇虽然姓嬴,名政,但是在当时,人们对男性贵族习惯称氏而不称名,所以今天大家习惯的“嬴政”,在当时应该是“赵政”,政的家族是赵氏。刘邦不是贵族。

7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8  《史记·高祖本纪》,第381页,中华书局,1959。

9  阿部幸信:《“统治系统”论的射程》,载《早期中国史研究》第三卷第一期。

10  《殷芸小说》卷一,见《西京杂记(外五种)》,第1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按:本书中多次使用笔记小说,有些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有些虽然内容荒诞不经,但能反映古人的思想观念,如后文讲董仲舒时使用的《幽明录》等。特此说明。

11  徐复观:《封建政治社会的崩溃及典型专制政治的成立》,载《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13  李开元认为,汉朝的“朝”,来自当时诸侯负有向汉廷“奉朝请”的义务,所以“汉朝”在当时不是指天下,而仅指汉中央及统辖的领土。这与后代使用汉朝、唐朝、清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同上引书。

14  阿部幸信《论汉朝的“统治阶级”:以西汉时期的变迁为中心》引大庭脩说,载《台大东亚文化研究(第一辑)》,第70页。

15  简1~2.133,转引自邢义田:《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读记》,载《地不爱宝》,第144页,中华书局,2011。

16  《汉书·文帝纪》,第106页。

17  《汉书·文帝纪》,第106页。

18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2491页。

19  《汉书·文帝纪》,第115页。

20  刘邦封刘肥为齐王的时候,“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见《汉书·高五王传》,第1987页。

21  《汉书·荆燕吴传》,第1904页。

22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第219页。

23  《汉书·荆燕吴传》,第1906页。

24  《汉书·晁错传》,第2300页。

25  《汉书·晁错传》,第2300页。

26  《汉书·晁错传》,第2300页。

27  《汉书·荆燕吴传》,第1907页。

28  阿部幸信:《论汉朝的“统治阶级”:以西汉时期的变迁为中心》。

29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第256页。

30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2960页。

31  以上关于酌金案的动机、数据,据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中编第六、七章和下编第六章。

32  《汉书·武帝纪》,第173页。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