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春期,养育十几岁孩子的教育心理学》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解码青春期,养育十几岁孩子的教育心理学》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作者:刘华清,章程

 

内容简介:

 

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又最困惑的一段时光。青春期孩子要面临很多身体发育、情感关系,甚至不良诱惑等问题。而青春期孩子独立或逆反的心理特点,或家长不当的沟通和干预方式,往往使家庭沟通和教育陷入僵局。严重情况下,孩子会彻底关闭心门,陷入迷茫、焦虑、抑郁、偏执等心理疾病当中,危害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如何才能够发现问题,有效与孩子沟通,并帮助青春期孩子解决问题、引领他们成长呢?

 

本书总结了青春期少年容易遇到的各类成长困惑、心理问题,并给出了心理学的专业指导。希望通过本书,家长能提前了解青春期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引领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逐步迈向心智的成熟。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家长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这句话看似简单,可是很多家长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很多时候笔者在诊室指出某位家长不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家长们都会反驳,认为自己并没有这样做。但当我们问家长有没有说过“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孩子和他妈妈一个样”这类的话时,大多数家长都点头。其实,如果家长说过类似的话,那么在尊重孩子独立性上,就值得家长反思。

孩子不是遗传基因的复制品,而是一个崭新的生命。如果把孩子与长辈某个类似之处经常比较,或者归因于“像”某个长辈,其实家长内心深处就并不是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的,而是把他看成了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的延续。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运动员父亲觉得孩子有运动天赋,逼着爱读书的儿子上球场;画家母亲觉得女儿有艺术天赋,从小就带着她涂涂画画,即便她对音乐更感兴趣;军人看到儿子穿破洞裤就会觉得孩子“吊儿郎当”……以至于孩子会很有这样的怨言:你们不在乎我的感受,只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 自恋的父母是不尊重孩子独立性的“极端”代表

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孩子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形的极端表现就是“自恋”了。怎样的父母是自恋的父母呢?把孩子当成自我的延伸,不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做出正确的回应,对孩子的需要不加体会,只关注自我,无视别人的存在的父母就是自恋的父母。

杉杉接受心理治疗已经两年有余了,之前她找过很多治疗师,而大多数都半途而废。找到我们的时候,杉杉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了。杉杉当时的诊断是伴有精神分裂症状的抑郁症。我们展开治疗后,她慢慢敞开心扉,渐渐学会信任他人,并且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尝试着用开朗和乐观的态度来接纳自己,学会了自尊自爱,不再像过去一样事事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和帮助。

当我们把杉杉的进步告诉她的母亲时,母亲的反应出乎我们的意料,她说:“我的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她吃了那么多的苦!”


我们很诧异,难道这个母亲不应该为孩子的好转而高兴吗?于是我们重复重点:“她已经康复了很多,这是值得您欣慰的。”

“嗯,我知道,这个孩子真是不容易啊,我照顾她这么多年,也是真的很累了。”妈妈低头抹泪。

笔者没有接话,对这个母亲的反应,笔者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个母亲是个自恋型母亲。她不会真正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或者说,她对他人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所以她不会为他人着想,对孩子的独立性视而不见,更不会对孩子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

杉杉的情况和她童年期的家庭影响有关,好在现在她已经离开父母住校,逐渐开始自己的生活了。自恋型的父母往往不自知,还会让人觉得他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看似“掏心掏肺”。殊不知,他们潜意识中把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在思维层面,他们知道孩子和自己是两个人,但是在意识层面,他们不觉得孩子和自己是“两个人”,而在情感层面,他们更是除了自己以外,认为其他人(包括孩子)都不存在。

• 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成长要注意的几点

大多数父母都还到不了“自恋型”父母的地步,但是如何更好地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呢?首先,人人都有独立的人生和命运,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他也不属于父母,父母某些所谓的荣辱、面子更与孩子无关。只要孩子没有触及底线,说话行事有分寸,那么孩子完全可以活出他自己的样子——即使是和父母期待完全不同的样子。其次,父母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成长不要走另一个极端——对孩子过于冷漠,给孩子一种“你的事你自己解决,别来烦我”的不安全感。父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孩子,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在,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你完全可以活成你喜欢的样子,并且,不论你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你。”

心理小课堂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的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的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即弗洛伊德认为的"性",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的状态。从力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一个人将本来应该投注于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的人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别“心急”,教育无捷径

在心理诊室,笔者经常遇到一些“心急”的家长,他们会不断地问医生和咨询师“孩子多久能好”。这类家长一心希望医生和咨询师想出“神奇”的办法,让孩子迅速改变现状,而他们几乎基本不会追着我们问“发病原因是什么”“问题本质是什么”,只是希望找到“捷径”,快速解决问题。

林雪今年初二,特别安静的一个女孩,遭受校园欺凌,被同学排挤、嘲笑,情绪低落,有自杀想法,无法回归校园正常上学。

她的爸爸妈妈一进门就说:“我们已经看了好多大夫了,从老家到北京,就是奔着您这儿来了。”然后妈妈拿出一沓厚厚的病历本,开始历数这半年来的看病历程。

一旁的林雪低头不语,妈妈是个大嗓门,“机关枪”一样的语速让人的耳朵“嗡嗡响”。

“孩子,你说说你的情况?”

“没什么好说的。”林雪很不配合。

“要不要请爸爸妈妈出去,你单独和我们聊聊?”

林雪听见这句话,猛地抬起头,然后又低头不语。

看见她的反应,我们觉得也许单独聊会有新的内容,于是就请爸爸妈妈暂时出去。

诊室里短暂的沉默后,林雪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父母爱吵架,自己是个女孩,爸爸妈妈一直想要个男孩,所以“自己一出生就是一个错误”。平时她在外面遭受欺负回家也不敢说。很小的时候说过一回,妈妈反倒过来责备她,说她“胆小懦弱,没用,是个废物”。于是后来长大了再遇到什么事情,她就什么都不说了。她觉得校园欺凌无所谓,“同学们孤立自己、不理自己也好,省得和他们假惺惺地相处了,还不用上学了,就这么活着吧,反正想死也死不了,被爸妈看着。谁不是将将就就地活着。”


听完后我们心里都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儿。

爸爸妈妈进来后,我们说了孩子的情况,告诉他们这可能和她从小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有关。刚说两句,妈妈就打断我们:“是呀,我知道这是我家的问题,我们夫妻之间关系不太好,我脾气也大,现在变好也不可能,过去也不可能改变了,大夫您说,怎么治疗这个孩子,吃药住院都行,赶快让她好起来。”

看着这个“心急”的妈妈,我们叹了口气。

心理治疗没有任何捷径,同样,教育也没有捷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俗话放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是适用的。一个人心智的成熟可能是一个枯燥、漫长的过程,孩子在成熟的过程中遇到了“坎儿”,心理治疗的介入可以帮助孩子快一些度过,但是绝对不是“时光穿梭机”,一下子就能到达目的地。

• 孩子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

一个孩子由心理健康变成心理不健康,除了一些突发性的负面事件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是一点点变得“不健康”的,换言之,要想孩子好起来,家长也要做好准备——孩子一定是一点点好起来的。“变好”的过程甚至比“变坏”的时间更长,因为新长出一颗牙可能只需要几个月,可是矫正牙齿却需要几年!所以,家长首先要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着急,静下心来和大夫、咨询师一起寻找原因,探讨治疗方案,一步步帮助孩子重新走出泥沼,回归健康的状态。

• “心急”的家长可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

“心急”的家长为什么说可能是在“找借口”呢?以上面的案例为蓝本,继续探讨下去——门诊上的短暂碰面后,这个孩子的妈妈可能会觉得大夫们“没有本事”,再去找更多的医生。也许会有一个医生告诉她“某条捷径”,如果在花费了大笔治疗费用之后孩子仍然没有预期的好转,她可能会说:“我尽力了,为了她我换了N个医生,没有效果,这真的不能怪我了。”讲到这里,“找借口”的心理就体现出来了,对吗?

当然,这是笔者的一种猜测,不一定准确,并非所有“心急”的家长都是在找借口,只是有一类家长的心态确实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个“心急”的家长,那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心理小课堂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有些东西,家长要学会放弃

判断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有学者提出这样一种标准: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处理“想要”与“能要”之间的微妙平衡,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姑且不论这种看法是否完全正确,至少有一点值得认可:“想要”与“能要”之间必然有差距,寻找平衡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做的事情。如果寻找到了平衡,那么这个人快乐就多;如果找不到平衡,那么这个人负面情绪就多。

在家庭教育中,一个“想要的孩子”和你眼前那个“真实的孩子”也许是有差距的。如果家长能够适度调整,那么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彼此感受到的轻松、愉悦感就多;如果家长始终调整不好平衡,那么就可能出现问题。这种问题也许在孩子儿童期还不明显,但若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学业等压力逐渐增大,家长的焦虑感也会逐渐增大,问题就日益突出。

小桀穿着橙色的羽绒服走进诊室,也许是颜色的关系,衣服的橙色显得他脸色非常不好。他低垂着双眸,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低头把玩着衣角。

小桀今年上初二,他的父亲是老师,他就在父亲任职的学校就读。父亲曾是“学霸”,当年是省里的高考状元,读完博士以后就回到母校任教,很受校领导重用。相比父亲,小桀显得“平凡”很多,父亲这样形容小桀:“中上游的成绩,没有任何天赋,平平庸庸的,哎,比我小时候差远了。”

父亲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比自己更优秀,可是“现实中的孩子”却和“理想中的孩子”差距很大。

“你来医院找我们,希望我们怎么帮助你呢?”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