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记忆之野》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Epub-Pdf-Mobi-Txt-Azw3 下载在线阅读

刘勃

8.7(3294人评价)

 

武帝代,但不是全面介绍汉武帝代。作者刘勃从《史》的叙述之中,原司迁的境,理解他对许多事件的角。

 

在司迁的见证下,期的儒臣、名将、酷吏、后、游侠、平民命运各异,他个人也成舞台中的角色。

 

今人可能怀疑司迁的角和写不,但一个生逢盛世的品格正直、才横溢、感情充沛的秀人的私人记忆,也仍然自有一种打人心的力量。

epubooks.top站是一个下载优质电子书的网站,书籍种类非常多,每个类目下的书籍资源都非常丰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载。以及在线阅读-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一個下載優質電子書的網站,書籍種類非常多,每個類目下的書籍資源都非常豐富,支持kindle、epub、mobi、azw3、pdf格式下載。以及在線閱讀-epub,kindle,mobi,azw3,pdf格式!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壮游路万里

元朔三年(前126年),二十岁的司马迁壮游天下。

虽然此时他还没有入仕,但这次远游却承担着官方使命:他领有搜集天下散逸史书的任务。一路上,他乘坐的是汉朝政府提供的车辆。

远游对个人来说是巨额开支,但对汉朝官方来说,当然就不值一提了。汉武帝出手豪阔,无论是赏赐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是夸夸其谈的方士,都毫不吝啬。从中国历史的高度着眼,为司马迁提供这种方便,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这样记述自己的游历: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这段介绍了司马迁所到过的地方,但显然不是具体行程。因为从长安出发,先到江浙再到湖南再到山东,无论如何是不合理的。只有最后提到由山东经过河南回到陕西,是很正常的路线。

第二,司马迁没有说自己游历了多长时间。这个范围覆盖了汉朝的半壁江山,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时间不可能太短。由于司马迁不是简单的旅游,而是要查寻史料,访问风土人情,所以耗时可能相当长。学者推断这次游历的时间,短的认为一年多,长的认为可能有好几年。

第三,游历之中,司马迁最关心的人物,一是上古时代的圣王,二是春秋时代的圣人。具体说,是舜、禹和孔子。

当然,连带着也会探访到很多人物的遗迹。

屈原

“窥九疑,浮于沅湘”,这是去找传说中的大舜,而九嶷山、湘江、沅江,都是楚辞中经常出现的地名,自然也会让人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屈原。

关于屈原,很多事情都是个谜,我们今天能读到的战国史料里,见不到他的名字。我们也不确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时,信息来源具体是什么9。但可以肯定的是,司马迁非常喜欢屈原,他找到屈原沉江的地方,“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在司马迁的心中,屈原是什么样的人呢?从《离骚》《哀郢》这样的作品里,很容易感受到屈原对楚王强烈的忠诚与爱戴,司马迁也很有共鸣。后来司马迁评价自己的早年生活,说自己一直“求亲媚于主上”。对今天的许多读者来说,这句话未必很符合司马迁的形象,但形容喜欢以香草美人自喻的屈原,却再合适也没有了。

还有司马迁批评宋玉、唐勒、景差的话,“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面对犯错误的君王敢于直谏,是那时司马迁最推崇的道德勇气。年轻的他还不知道,这种勇敢究竟意味着什么。

战国四公子

作为游侠爱好者,司马迁当然会非常关注喜欢养士、被尊为大侠的战国四公子。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应该是司马迁最不喜欢的一位。《史记•春申君列传》写得破绽百出,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用荒诞不经来形容。这一次在楚地的时候,司马迁游览了春申君当年的封地,只冷冷评价了一句:“宫室盛矣哉!”楚地当时算经济落后地区,大概春申君奢华的宫室建筑矗立其间,显得尤其刺眼。这当然也是批评春申君残酷剥削了楚地的民众。

薛(今山东滕州附近)是孟尝君田文的封地,司马迁在这里遭到了“困厄”。具体是什么凶险,司马迁没有说,但这件事显然让他对薛地有了极坏的印象。这里民风恶劣,和邻近的孔孟家乡形成鲜明对照。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迁找人打听,得到的答复是: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司马迁讽刺说:

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显然是说孟尝君的门客,实在大多不堪得很。

赵国平原君赵胜生活在邯郸,司马迁这次没有去。司马迁说平原君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但这句非常文艺的好评之后,就是“未睹大体”“利令智昏”等吐槽,显然,司马迁对他也并不欣赏。

毫无疑问,司马迁最推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连那篇传记的题目都是《魏公子列传》,显得亲近之极。而这种偏好,其实非常符合汉代的主旋律,汉高祖刘邦青年时代,简直可说是信陵君的粉丝,当皇帝之后,每次从魏国国都大梁经过,都要祭祀信陵君,还专门安排五户人家为信陵君看守坟墓。

司马迁见到的大梁城,是残破与繁华鲜明对照的景观:一百年前,面对大梁城坚厚的城墙,秦将王贲利用大梁地势低洼的特点,引河沟倒灌,最后城墙坍塌,秦国灭魏。所以司马迁见到的,是“故大梁之墟”。一百年时光的侵蚀,不足以削平高大的城垣,它仍然凸出于地表之上,但夯土会松软,掉落其间的种子可以生根发芽。所以,这是一个雄伟而草木茏葱的废墟,站在城墙下仰望,或者登上去把酒临风看残阳如血,历史的沧桑感会油然而生。

一百年的时间,修复社会创伤的能力又是惊人的。秦灭魏时,这里死了很多人;楚汉相争时,这里更是激战的沙场,所以死了更多人。但既然汉朝建立,和平来临,作为一个水陆交通枢纽,这一带又发展得欣欣向荣,人烟阜盛市井繁华。眼前的一切都似乎在提醒你,大一统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司马迁终究不是信陵君的脑残粉。有人认为,如果魏王能够充分信任信陵君,国家就不至于削弱而终于灭亡。司马迁反驳说:

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上天有意想让秦国扫平海内,它的事业没有完成就不会停止。不要说信陵君了,魏国即使得到商朝伊尹那样的辅佐,又有什么用处呢?

当然,秦朝的统一只是一个前奏,归根结底,秦是在为大汉铺路。

汉初功臣

在会稽山探访了大禹遗迹之后,司马迁北上去孔子的家乡,途中会经过淮阴,那是汉初第一名将韩信的家乡。

韩信和萧何、张良一起,被本朝太祖高皇帝刘邦称道为三位最了不起的功臣,后世并称“汉初三杰”。但是,和萧何、张良最后都得以善终,也有官方定调的正面评价不同,韩信的结局,是因为谋反的罪名而被处死于长乐宫,韩信最终成了叛臣。

不过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舆论风气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国元勋中,有一大批实权派人物都与韩信有并肩作战的经历,他们多半敬佩韩信,同情韩信。而杀害韩信的主谋又是吕后,恢复韩信的名誉,并不需要过分抹黑高皇帝刘邦。

所以吕氏家族被族灭之后,肯定韩信的功绩,认为他被冤枉的声量,不论朝野,都越来越大。司马迁时代,朝廷大约是采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绝不公开为韩信翻案,但碰到官员和民众说韩信好话,也并不严厉禁止。

为韩信立传的时候,司马迁显然非常兴奋,他在淮阴本地搜集到很多韩信早年的传闻。韩信如此才华,却因为“贫,无行”而不能得到家乡父老推荐,无法到县廷谋一份差事。听到这个故事,司马迁可能很有代入感,毕竟这和自己的遭遇很像。而韩信宁可忍受胯下之辱也要将来成就一番事业的抉择,司马迁可能要到很久以后,才会真正明白。

从齐鲁西行回长安的途中,司马迁会经过刘邦的家乡丰沛。讨论楚汉相争的成败时,有一种流行的论调是,项羽任人唯亲,而刘邦能广纳天下人才。实际上,刘邦一样有任人唯亲的倾向,只不过不是看血缘,而是“亲不亲,故乡人”。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后来加入的英雄,刘邦当皇帝后都铲除了,刘邦最信任的终究还是乡党,以至于现代研究者讨论汉初功臣的时候,发明了一个名词叫“沛县元从集团”。

这些人大多得到了善终,后代承袭爵位,但这些功臣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平庸,在政治大局中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司马迁父子还认得他们中的一些人,总的说来可能印象不佳,连带着对当年那个创业集团,也不太瞧得上:

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樊郦滕灌列传》)

我到了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的故居,打听他们早年的事迹,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布匹10的时候,难道能够预料到,日后可以追随骥尾,垂名汉室,功德惠及子孙吗?

这句话大大贬低了这些开国功臣,以为只是沾刘邦的光而已。当然,已经是汉武帝时代了,对功臣的贬低实际上也是政治正确:这样正突出了伟大的开国帝王的作用。

二十岁的司马迁,有激烈和善感的一面,但少年时代的狂放不羁,已经收敛了许多,思想总的说来相当主旋律,是个符合时代需要的好青年。

统一的烙印

不管有多少感想,这次司马迁壮游天下,感受最深的,应该是“统一”。

不是天下一统,他不可能在如此广大的范围里如此安全地游历(毕竟值得一提的“困厄”只有一次)。

尽管天下各地风俗各异,但统一的痕迹无处不在。司马迁要获取上古圣王的信息,却要到南方去搜集材料,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舜和禹生平活动的重心,都在北方;当时的政治重心,当然也在北方。按照古老典籍《尚书•禹贡》的记录,天下分为九州,以冀州为中心,当时冀州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的山西南部。

但是,司马迁时代的人们又普遍相信,舜和禹都是在南方去世的:

(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五帝本纪》)

这句话里提及的地名,苍梧、零陵都在今天的广西,而九嶷山是广西和湖南的分界。

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夏本纪》)

会稽是指会稽山,在今天浙江的绍兴。传说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会稽山上有个古怪的洞穴,禹曾下去探访过,所以称为“禹穴”。

九嶷山和会稽山,都是这次司马迁重点考察的对象。

交通和统治技术如此不发达的上古时期,北方的帝王死在如此偏远的南方或东南,今天的学者难免觉得不合情理。他们往往倾向于这样解释:这是当时的北方人和南方人一起修改自己记忆的结果。接受这个说法的话:北方先进的文化,可以覆盖更辽阔的疆域;而南方本来落后的地区,就同样也属于先进的文明。于是,南北双方,就有了可以共享的历史,也就可以更加和谐亲密地面对现在。

后来,司马迁跟随汉武帝巡游天下,又听到了更多关于黄帝的传说:包括尧、舜、禹在内的众多伟大人物,统统都是黄帝的后代。这张记忆之网,也就可以把当时人的已知世界,全部包罗在内。

当然,大家都愿意接受这样一种记忆,是因为这个年代,拥护统一的现实动力无比强大。

后世经常拿秦皇汉武并称,两位伟大帝王的性情与作风也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别是,秦始皇时代与汉武帝时代,社会心态已经根本不同了。

战国诚然是乱世,史料中也动辄有斩首多少万的记录,但战国时代的战争大多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没有不惜代价涸泽而渔的社会动员——前现代的大型战争,死于后勤工作的人远远多于死于正面战场的,战国这种战争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口损失。

所以两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天下人口还在稳步增长。现代学者估算,天下一统的前夕,人口已经有将近四千万。

秦始皇在短短十年之内,摧枯拉朽般扫平了六国,这个过程里,并没有死太多的人。然而统一天下有多轻松,统治天下就有多难。山东六国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不介意自己的国家被灭掉,却无法接受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大秦帝国各种改天换日的政策不断推出时,贵族丧失了特权,平民则生存底线都难以保障,于是诛暴秦,伐无道,重建美好旧社会的热情,在几乎所有人的心里爆发出来。

这一次新旧制度的对决,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恐怖的灾难。亡秦战争打了三年,楚汉相争持续五年,刘邦终于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大汉的人口已经只剩一千八百万。短短八年,超过一半人死于战乱和由此引发的饥荒、瘟疫等各种灾难之中11

最热爱旧制度的六国贵族,在这个过程里绝大多数被肉体消灭。活下来的人当中,恐怕也没多少人还有力气思考新体制、旧体制哪个更好的问题,和平的可贵超过一切。所以几乎是顺其自然的,汉朝采用了一种分封制和郡县制混合的制度。但无论如何,有一个高高凌驾在所有人之上的皇帝,是和平的必要保障。皇帝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有这样一尊偶像存在,就可以避免什么,这也就是大汉建国以来“无为而治”的精义。

然而当今皇帝,显然不愿意继续这种治国之道了。此时的汉武帝年富力强,身上仿佛弥漫着无穷的精力,睿智大脑中的天才创意,一个接着一个。无数宏伟的蓝图,需要变成现实。

雄心勃勃的皇帝期待大有作为,天下人也早已不是救死扶伤之不暇、嗷嗷待哺的天下人了。人类的遗忘能力很强:两千多万人的尸骨早已融入大汉的沃土,两千多万人的亡魂在空气中消散得无影无踪,关于战争的恐怖记忆已经基本消失;同时,人类的记性又很好:刘邦、项羽、韩信、张良……这些英雄人物的传奇还在人间口耳相传,哪个血仍未冷的人类,听到这样的故事,不觉得豪情万丈悠然神往?

司马迁到处奔波搜集史料的时候,也会看见大汉的天空下,到处都是骚动不安、跃跃欲试的豪杰英俊。

其实,这一点倒是不用出长安城就能感受得到的,因为“大一统”有一种奇异又伟大的向心力,能够让天下野心怦怦跳动的人,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

到长安去!

到长安去

学过中学历史就知道,汉代实行察举制度,即官员的选拔办法,是由原有的官员,向朝廷推荐人才成为新的官员。这个说法大致不错,只是有点简单化。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一些功高震主的人物必须除掉外,总体上相当厚道。追随自己打天下的,从将军到士兵,都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报,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军功受益阶层。汉代初年,从朝廷高官到基层吏员,很大程度上被这个阶层垄断。这个时代,察举只是偶一为之,不可能形成制度。

一直到汉武帝即位,这个暮气沉沉的特权阶层和青春洋溢的帝国显得越来越不相匹配,制度化的察举,才真正提上了议事日程。

察举是推荐和考试结合的制度,地方官有责任每年向中央推荐“吏民之贤者”。后世论史者喜欢怀疑推荐制度是否公平,并拿察举和科举比较,认为后者更为合理。实际上察举至少实现了一点至关重要的跨越:地方不断向中央输送人物。如果察举很公平,那这位确实是个人才;如果察举有猫腻,那这位多半来自地方的权势之家,无论怎样,地方和中央的绑定程度都大大加深。

何况,察举之外,汉武帝还有更加灵活的吸纳人才的通道:士民可以“诣阙上书”。

汉代未央宫的布局,和我们熟悉的北京故宫的布局完全不同。宫城位于城市的西南角,所以西宫门和南宫门之外即为长安城城墙,这两个门也就不那么重要。形制上讲,东门是接见诸侯朝见的正门,宫阙最为高大,但日常使用更多的大门,是北门12

北门之内,有一个叫公车司马的部门,负责接收官吏或民众的上书,民间有冤情,可以通过这个渠道直接向皇帝反映。本来,这是类似今天信访制度的一种措施,但汉武帝赋予了它一项新的功能:

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汉书东方朔传》)

任何人只要觉得自己有治国或者其他方面的才华,可以在这里自我推荐,如果建议让皇帝满意,那就可以得到越级提拔。汉武帝让信访办也承担起了一部分开发人力资源的职能。

我们可以看几个人物的故事。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家境富有,文学方面更天资超卓,但他的前半生,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

因为属于富裕阶层,汉景帝时代,司马相如就得以成为郎官,担任武骑常侍。

这个职务秩六百石,工作性质是“常侍从格猛兽”,看来需要相当能打才行。但对于司马相如而言,工资和工作风险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身为一个郎官,可以接近皇帝。

但是汉景帝对文学才华并没有兴趣,司马相如不能不感到郁郁不得志。这时,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来到长安朝见皇帝和母亲窦太后,梁王是个辞赋爱好者,他身边的邹阳、枚乘、庄忌等人,都与司马相如一见如故。而梁孝王极得窦太后宠爱,若得到他的赏识,荣华与风光,远远超过一个不被重视的武骑常侍。

于是司马相如决定干脆去梁孝王那里碰碰运气,梁孝王果然很喜欢他的作品。不幸的是,没过几年,梁孝王就死了。

窦太后一直主张,一旦汉景帝去世,由梁孝王来继承皇位。汉景帝尽管不能直接表现对弟弟的厌恶,但实在积怨已久,现在弟弟死在自己之前,内心欣喜之何如,只怕难以言表。这个时候,身为梁孝王的宾客,处境可想而知。

所以司马相如只能落魄地回到家乡。在外面游历这么多年,他家境已经败落,却除了一点虚名,什么都没有得到。毫无疑问,他会成为许多人的笑柄。

接下来,就发生了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不管这件事被后世小说家描述得多么浪漫,被赋予了多少爱情元素,实际上司马相如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生活的经济水平而努力。他让卓文君跟自己私奔,然后用穿着大裤衩做洗碗工的方式,先羞辱自己,从而羞辱了老丈人卓王孙,讹来了对方的资助13。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才子,这次运作尽管成功,恐怕也难以补偿多年来的失落。

要有真正的转机,还是得靠皇帝。长安城里的天子,换成汉武帝了。和许多雄才大略的暴君一样,汉武帝内心有特别细腻柔软的一面,他读到司马相如的作品,非常欣赏。而一个为汉武帝养狗的宦官正是司马相如的同乡,他不失时机地向皇帝推荐了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终于迎来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日子。不但作品受到汉武帝赏识,他还积极投身西南地区的扩张事业。司马相如以皇帝特使的身份回到蜀地,结果,蜀郡太守以下都到郊外来迎接他,县令们背着弓弩箭矢为他开道。卓王孙和当地贤达来司马相如门下献上肥牛美酒,希望能叙上一点情谊。

这个时候,卓王孙喟然叹息,不但不再懊悔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相反以为自己得到这个女婿实在太晚了。卓王孙在分家产的时候,把卓文君像儿子一样看待。这个时候,司马相如未必还很在乎这笔财富,但终于让本来瞧不起自己的老丈人向自己低头,那份扬眉吐气的感觉,简直使人飘飘然有凌云之想。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