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好书分享遇见幸福作者:喻丰Epubooks电子书分享每天一本epub电子书

  遇見幸福epub-pdf-mobi-txt-azw3 - Epubooks.top

書名:遇見幸福

格式:EPUB/MOBI/AZW3

標簽:勵誌 心理學



內容簡介:


喻豐是武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導。作為目前國內知名的青年學者及心理學專家,他在《遇見幸福》這本書中,以輕松幽默的筆觸,通過34篇有關積極心理學的文章詳細闡述了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歷程、研究背景及相關概念與理論。

此外,喻豐教授在現有的積極心理學理論研究之上,又闡述了自己對幸福、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不僅能讓讀者了解到更多有關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而且能讓讀者學會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擁有更有意義的人生。

喻豐教授認為,積極心理學預設了一顆主動(能動)的人心。人能夠控制自己、調節自己,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自主性、自由意誌,這是人之為人的初始狀態。積極心理學想讓人們去追求的無非在於此,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知情意行”,主動地或策略性地改變自己主觀的體驗,以幸福為人生目標。

正如喻豐教授在書中所言:“我們能夠學習的是主動去改善自己,力所能及地改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保持積極心理學倡導的態度,不違良心,心向善良,明辨是非,骨氣長存。”

作者簡介:


喻豐,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培養社會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曾任西安交通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陜西省“千人計劃”。兼任清華大學應用心理專業碩士生導師、幸福科技實驗室(西安)主任;山西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入選山西省“百人計劃”。現任中國心理學會積極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前沿》雜誌主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6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SCI/SSCI/CSSCI等同行評議論文近百篇,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网盘密码1122



=======================================================


部分摘錄:


當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從研究習得性無助轉而研究樂觀時,我猜他也沒有去預設人類都有顆主動的心。如他所言:“‘二戰’以前,心理學有三個使命:治療心理疾病,讓所有人的生活更有意義,鑒別和培養天才……但是,心理學的後兩個使命在走下坡路,幾乎被遺忘。心理學變成了研究受害者的科學……50年後,我想提醒大家,心理學已經偏離了主題。心理學不僅要研究弱點和損傷,還應研究優勢與美德。治療不僅要修復受損的部分,還要滋養我們內心最好的部分。”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在於反對疾病模式以及強調人的優勢的發揮。從塞利格曼定義的層面來說,“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是使個人、群體和制度繁盛或達到最佳狀態的條件和過程”。在其關於遠見和未來的觀點中,心理主動而非被動的感覺已然清晰可見。

但我想,所謂的“積極”,完全在於積極心理學預設了一顆主動的人心,或者說“能動(agency)”更加恰當。人能夠控制自己、調節自己,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自主性、自由意誌,這是人之為人的最初狀態。積極心理學想讓人們去追求的無非在於此,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知情意行”,主動地或策略性地改變自己主觀的體驗,以幸福為最終目標。

“積極心理學”這個概念並不是塞利格曼的創造。其首創者是亞伯拉罕·馬斯洛,他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使用了“積極心理學”作為首章的標題。他也開宗明義地強調,心理學過多地了解了人類消極的缺憾,卻忽視了人的美德潛能。馬斯洛所謂的“自我實現者”,一定有一顆主動的心,因為自我實現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主動去尋求的。自我實現者會洞悉一切,正確決策,單純無偽,悅納自己,喜樂自洽,天人合一,悲天憫人,民主和平,深交善友,明辨是非,詼而不謔,真情流露,超然於世,天真無懼。這些都是要主動去尋求的。我一直相信,馬斯洛的主動人心與自我實現的高峰體驗來自他自己的經歷。他出生於一個並不幸福的家庭,他的母親是其父親的表妹。父親酗酒花心,母親迷信暴躁。馬斯洛曾經撿了兩只小貓回家,卻被母親活活打死,因此他與母親關系一直不好,甚至拒絕參加母親的葬禮。經歷過娶了自己表妹的父親所造成的混亂生活之後,馬斯洛也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這個因自己的大鼻子而對自己相貌極為不自信的人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中找到了安慰,並同樣愛上了自己的表妹。19歲那年,羞澀的馬斯洛被表妹推吻,那種愉悅的快感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巔峰狀態——我猜是這種一生難忘的感覺啟發他創作出了自我實現時的巔峰體驗概念,也正是這種愉悅的快感讓他認為快樂是可以去主動尋求的,因為當時的心理學容不下一顆主動的人心。馬斯洛在康奈爾大學聽過愛德華·鐵欽納的心理學課程,對這種無聊被動元素分析的心理學失去了信心。在讀到約翰·華生有關行為主義的論述後,馬斯洛才重新燃起對心理學的興趣。他前往威斯康星大學,師從以研究靈長類動物而聞名的哈利·哈洛,接受了嚴格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訓練。馬斯洛關於靈長類動物支配動機的博士論文獲得了功能主義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的高度贊賞,但馬斯洛卻在自己與表妹的孩子出生後背離了行為主義傳統。他表示,任何一個有孩子的父親都不可能相信華生所謂的“環境決定論”,把自己的孩子當作一個被動的動物般接受刺激從而做出反應。

華生代表著當時心理學界最大的勢力。這位傳奇的心理學家從來就沒有認為人可以主動去做什麽,對他來說,行為無非是歷史的奴隸,而歷史則代表刺激的輸入。與馬斯洛不同,華生相貌英俊。心理學史上有個笑話,越英俊的心理學家對人性的看法越悲觀。華生的家庭並不富裕,也不幸福,他的父親是個遊手好閑之徒,而少年華生也頗為頑劣,甚至還被逮捕過兩次。嬰幼兒時期,華生的保姆給他灌輸了太多魔鬼與黑暗的故事,這讓華生成年之後還經常感覺抑郁、害怕黑暗,甚至需要開燈睡覺,他也不可能感到幸福。華生15歲時進入福爾曼大學學習,跟隨摩爾學習心理學。很明顯,被捕過兩次的華生並不是一個好學生,摩爾甚至掛掉了他的心理學課程。但在華生21歲時,他拿到了福爾曼大學的碩士學位。畢業以後的華生來到小學教書,當時的工資是每月25美元。窮困的華生不甘心做小學教書匠的工作,他跑到芝加哥大學,租食堂的房間,在食堂當服務員,給心理學系“看門”,看管實驗室裏的小白鼠以獲取微弱的報酬來生活。在芝加哥大學,他師從約翰·杜威、詹姆士·安吉爾等功能主義學派的知名人物。華生25歲時畢業,成為芝加哥大學當時最年輕的博士,並留校成為助理教授。這一年,他娶了自己的學生瑪麗·伊克斯為妻——瑪麗在心理學概論課上愛上了這位年輕英俊又才華橫溢的老師,在期末考試的試卷上,瑪麗並未答題,而是給華生寫了一首情詩。這次“文學創作”得到了瑪麗預期的結果,也說明當時的美國沒有對教授的本科教學評估。5年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以5倍年薪邀請華生任教,當時約翰斯·霍普金斯的心理學系主任為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詹姆斯·鮑德溫。次年,鮑德溫因涉嫌嫖娼被捕,被迫辭職,華生接替其職位。1913年,華生在《心理學評論》雜誌上發表了《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一文,標誌著行為主義的誕生。1914年,年僅36歲的華生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這距離他博士畢業僅僅過去了11年,其中還包括他服兵役的3年。6年後,華生與學生羅莎莉產生了感情,其妻瑪麗潛入羅莎莉家裏盜取了華生和羅莎莉的信件,之後華生因情書見諸報端而被起訴,導致學界無人敢聘請他,華生也黯然結束了其學術生涯。無論在芝加哥大學還是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出身”功能主義的華生都堅持使用鐵欽納的教科書作為教材,而鐵欽納也是為數不多在困境中仍舊支持華生的心理學家。之後的華生投身廣告界,與羅莎莉結婚。羅莎莉很年輕的時候便離世了,留下兩子,分別取名為“威廉”與“詹姆斯”。自此,這位25歲便拿到博士學位,30歲成為教授,35歲改變心理學史的巨星淡出學術界。華生根本不承認主動的人心,他相信環境決定論。華生的名言也許最能說明他的想法:“給我一打健全無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特殊的世界裏撫養,我可以保證,從他們中任意挑出一個,不管他的才能、偏好、傾向、能力以及他親族的職業和種族,我都可以將他訓練成為我所能選擇的任意一種類型的特定人物,例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商業領袖,甚至是乞丐或者小偷。”這種忽視心理過程的做法實際上抹殺了“心理”二字,是一種極端的環境決定論。當然,在華生心底,他何嘗不惋惜於自己過早地離開學術界,之後只能混跡於其他業界——他曾經為生計做過科普,錄過音頻,寫過非專業雜誌專欄。直到他年過古稀,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的獎項,因怕自己會激動得淚流滿面,華生讓孩子代為出席領獎,不久便離開人世。我想,在華生心底,他又何嘗不知道對環境的極端強調是有違心理學基本原理的,但是他的堅持使得心理學的科學方法有了真正得以施展的場地,人類行為相比於心理過程更外顯,更能夠直接在心理學的發源處得到科學研究。

馬斯洛覺得他自己創建的心理學才是人的心理學,華生是“小白鼠心理學”,而另一非學院派傳統的弗洛伊德則完全是“神經病心理學”。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不再贅述,據說他是改變世界的三個猶太人之一,他讓大多數的非心理學專業人士愛上了心理學,也廣泛地在20世紀影響了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但在學院派心理學家眼中,弗洛伊德只是個文辭華麗、說服力強的小說家,這一點可從弗洛伊德受斯坦利·霍爾之邀赴美國講學時,鐵欽納對其抱有的不屑之中看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完全是非學院派,且不實證的,但其思想洞見常有閃光,其理論解釋力之強也令人折服。最有趣的一點在於,弗洛伊德本人也幾乎不相信現實此刻,以及主動人心的力量。他是個早期經驗決定論者,更有名的,他還是個潛意識決定論者。他認為人的大部分行為是由潛意識驅動的,而潛意識在意識的水面之下,無可接觸。水面之上露出來的小部分是意識,但人的大量行為並不是由它驅動的。從這個意義上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行事,更別說主動去尋求幸福、發揮潛能了。

出身行為主義的人本主義者馬斯洛反對了行為主義,其實出身於功能主義的行為主義者華生也反對了功能主義。而功能主義者,或多或少地預設了一顆主動的人心。比如高爾頓·奧爾波特,他更強調理性且有意識的自我功能。當然功能主義的始祖威廉·詹姆斯也如此。詹姆斯出身於富庶之家,有條件致力於自己的興趣並能輕松獲得教職。在歐洲,詹姆斯聽過赫爾曼·赫爾姆霍茲與威廉·馮特的課程,但他對他們的理論毫無興趣。回到美國,他謀得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職,並先於馮特建造了一個僅僅用於教學的心理學實驗室,同時花了整整12年時間撰寫了文辭優美的《心理學原理》。之後,這位哲學家氣質濃郁的心理學家扔下一句“心理學是一些簡單的事實,一些閑扯和爭吵,一種僅在描述水平上的歸納和推論,但是沒有一條定律足以與物理學意義上的定律相匹敵。這不是一門科學,它僅僅是一門科學的希望”。好在詹姆斯重視意識,也反對低端還原論,他將意識看作一個私人化的整體,是連續不斷的流,是無法將其分割為碎片的。意識也總是有對象的,無法憑空進行,它的對象還存在人為選擇,每個人始終在選擇一種意識對象而排除其他意識對象。當然,意識這種私人狀態也是一次性的,你無法體會兩次一模一樣的心理狀態。因為意識有主體也有對象,那麽人在知覺自己的時候,一定存在一個主體,也存在一個對象,這個時候的主體與對象都是“我”。詹姆斯把主體稱為“主我”,而將對象稱為“客我”。詹姆斯重視這種主我,因為它是整個主觀生活的中心。於此可見人心之主動。

以主動的人心追尋幸福並非易事。如果仔細上溯尋求,你便會發現,以主動的人心去尋求幸福,確實不易。在古希臘,沒有主動追尋幸福的可能。那時,人們遵從神祇——那些被神眷顧的人,便是幸福的。因此,在古希臘人看來,世界是由神控制著的,我們人類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無論發生戰爭、自然災害,還是其他天災人禍,冥冥之中都是神的旨意,人類不過在神的遊戲中而已。因此,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而人類對自己的命運又完全不可控。正是這樣的看法,讓古希臘人無法主動追尋幸福,只能等待幸福的降臨。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幸福不是通過自己努力可以主動得到的,而是需要得到神的眷顧被動獲得的。因此,在古希臘人看來,幸福是不可預計的,幸福也是不可思議的,更是不能強求的。於是,幸福不是一種可以追求的理想狀態,而是對一個人一生的評價。評價一個人的一生,最好的時候在於他們臨終的時刻。所以,古希臘人所謂的“幸福”應該是在一個人臨終之時,縱觀他的一生,評論得失,判斷幸福。我們可以在臥榻之側,詢問臨終之人,他這一生是否幸福。這樣的幸福無關當下的情緒,而是對生命全程中自己所擁有的美德的感懷。現代研究發現,人們大都在50~60歲左右就開始表現出一些判斷自己幸福與否的興趣,包括“我給予了這個世界什麽”,或者“我做出了哪些能讓自己不朽的貢獻”等。說到底,古希臘人在彌留之際對自己幸福與否的判斷依據,是他們是否受到了神的青睞。他們的幸福充滿不確定的意味,幸福是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和幸運的程度。古希臘人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不知道神的旨意是什麽,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古希臘人仿佛生而不幸,他們有著太多不可控和不確定性——就像神的“玩具”,沒有太多的自由意誌,對未來不會有太多的憧憬,似乎自己的命運早已被決定。這種宿命論的觀點導致他們只有在死的時候才能品評自己的一生幸福與否。英勇的武士戰死沙場,這是幸福的。因為在他們死後,人們才開始評價他的一生:為國捐軀,這是光榮。就此獻出生命,那麽人的一生就會被別人評價為:幸福。因為環境是如此險惡,人生是這般艱難,誰也不能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麽,之後的事情除了神無人能夠預知。在死亡的時候遇上人生最幸福的事情,那麽幸福便誰也奪不走。死亡為幸福賦予了意義,幸福也是在人死之後對這個人一生的評價。

不過蘇格拉底將幸福的評價變成了人們對幸福的追求。雅典的民主和繁榮讓蘇格拉底敢於拋開神的旨意,提出“追求幸福”的目標。他認為人們應該掌控自己的人生,而這個工具就是自己的理性行為。對蘇格拉底來說,幸福不再是機遇,不再是命運,幸福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是人類可以看得到、摸得著、能夠追尋的東西。之後,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進一步解釋了幸福的真諦。我們的確都有追尋幸福的欲望,但我們的欲望也常常流於粗鄙、庸俗和蔑視道德。美食、性愛無一不能為我們帶來短暫的歡愉,但它們卻不能為我們帶來真善美,不能為我們帶來幸福。要想獲得幸福,我們需要經過漫長的培養過程,從愛人的身體到美的物體,從美的物體到美的內在、美的知識,直到我們超越了普通的感官歡愉,節制了各種各樣的欲望,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因此,幸福不是玩樂,不是運氣,不是財富,也不是名聲,幸福就是我們的理性行為,就是我們拋棄了欲望的塵世而來到的真善美的天堂。

電子書版權歸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若有違反您個人權益,請留言反饋刪除相關信息。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