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书分享书名:家人的使用说明书Epubooks电子书分享每天一本epub电子书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pdf-epub-mobi-txt-azw3 - Epubooks.top

书名:家人的使用说明书

格式:EPUB/MOBI/AZW3



内容简介:


争执不断、总是在意缺点、没有私人空间……每个家庭都无法避免家人之间的摩擦。明明是最亲近的人,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甚至发生冲突呢?这些家庭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每个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家人的使用说明书》一书的作者黑川伊保子,其本职工作是研究人工智能,从脑科学的角度探究人际交往的不同模式,从亲子关系到兄弟、夫妻关系,作者结合具体的例子,为读者讲解了对待家人的方法,以及面对家人必须坚持的四大法则。结合作者的经验、理解大脑的个性,就能找到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方法。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网盘密码1122



=======================================================


部分摘录:


为什么家人让我们备感压力

我们这个社会得名“信息社会”,历时已久。

从某个陌生人的“今日怒气值”到纽约上流社会的“日常秘辛”,现代人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繁杂的信息。想要在生活中无视“别人在想什么”或“别人拥有什么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已经无法回到从前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了。大众传媒不停传递的,社交媒体疯狂输出、扩散的,都是名为“信息”之物。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活成了“趋利避害”的模样,听到一件事情被正面评价就不断凑近上前,听到一件事情的评价消极就极力避免接触,试图活得比谁都充实,比谁都满足。

看着这些人,我想,人类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得更“认真”了。

“认真”当然是个正面词。它能帮助我们提高生活水平,做出许多成绩。

但是,如果越过了某条红线,“认真”也会变得危险起来。

追求极致的现代人

消失的疾病卷土重来

对于消失多年的佝偻病“复活”一事,人们议论纷纷。佝偻病是由于骨骼发育过程中的障碍致使骨头变软,从而引发幼儿腿骨异常弯曲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起初,粮食匮乏是佝偻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大约在昭和40年代(1965-1974年),日本国内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这种病便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为此,新闻上曾多次提醒公众,由于许多医生甚至没有见过这种病例,极有可能在早期诊疗中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

作为骨骼发育中至关重要的物质,人体内每天都会自动合成维生素D。尽管这种物质也可以从剑鱼、褐菇、舞菇、鲑鱼、鸡蛋等食物中获取,但含量毕竟有限,光靠吃来补充远远不够。

如果不爱晒太阳、完全规避紫外线照射,就会导致人体维生素D缺乏,进而对骨骼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前些天,某档电视节目报道,一位年轻女性的身高竟然平白缩短了足足7厘米,其直接原因便是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脊柱压缩骨折。

这位30岁上下的女性尽管年纪不大,却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究其原因,说是想要保持肌肤的美白,长年都不晒太阳。尽管也可能存在饮食习惯、体质、生育及哺乳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不得不说,她那种“太阳直射一秒都不行”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主要的病因。

据说,为了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仅仅几分钟的日光浴就能起到一定效果。如果是生活在日本所处的这个纬度上,只要进行晾晒衣服、去庭院里浇花、出门购物等日常活动,乃至接受起居室内的自然光照,对人体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然而,抗紫外线产品的功能性正在逐年增强,如今就连窗帘和衬衫都能防紫外线了。抗紫外线这个概念一不留神便有了草木皆兵之感。当然,目前出于一些其他原因,出门时还是必须佩戴口罩的。

宝宝们晒日光浴,孩子们在户外玩耍,这些都是自古以来育儿活动的基础配方。在纬度较高、冬季日照时间较短的欧洲,所有人都热衷于日光浴。人类自古传承下来的习惯必有其存在的道理。

试图彻底阻止一个事件的发生——这一行为中所包含的利弊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世事无完美

正如前文所述,太阳光线照射会使人长斑,甚至可能诱发某些癌症。但在考虑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阳光对我们的骨骼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到底,肉体凡胎的我们,哪一个能保证脸上完全没有斑点呢?是用灿烂的笑容掩饰晒斑、活得潇洒自在,还是放弃行动自如的身体,只为追求冰清玉洁的完美肌肤——如果是你,会做何选择?

胆固醇也是一样。尽管它常被认为对人体有害,但对大脑来说,它却是能够有效防止神经信号减弱的重要物质。人脑约有30%由胆固醇构成,如果一味追求零胆固醇的生活方式,不难想见,我们的大脑将逐渐停止运转。

好奇心、注意力、斗志,都属于维持生命的力量。它们全部是由大脑神经信号生发的“情绪”,一旦神经信号减弱,这些代表活力的情绪都将逐渐消失,不复存在。“没有活力、痛苦终日”换来的健康,又算什么健康呢?

当代的生活方式一定代表着胆固醇过剩吗?果真如此,我们确实应该注意调节;但若一味追求零胆固醇,只会招致更大的风险。

儿子还小的时候,我经常带他去看儿科医生,当时那位医生告诉我,12岁之前感冒100次,孩子的身体里就什么免疫力都有了。

他不推荐父母给孩子打腮腺炎疫苗,理由是,如果孩子真的得了这个病且痊愈了,自身所获得的免疫力会更加牢固可靠。“当前的疫苗搞不好只能撑个十二三年,男孩如果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才患上腮腺炎,就有可能导致无精子症,这样反而弄巧成拙。让孩子尽量在幼儿园时期自然生病吧,如果到了10岁还健健康康的,我再给他打。”医生这样解释道。

生病固然痛苦,但也可以被视作塑造健康身体系统的关键步骤。反观当下,不知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强迫下过着无菌生活。这样真的是对他们好吗?

过于恐惧死亡,只会让生存这件事本身变得更加艰辛。而原本不害怕死亡的人,也会受到身边那些盲目追求极致的人的影响,迫于他们的汹汹气势而无法做出遵从本心的选择。

有得必有失

世上没有完美的家人

家庭压力同样来源于这样的完美主义。

有男人味,会做家务,会讲甜言蜜语,还能砍树盖房、组装汽车,对妻子以外的女人全都不屑一顾,对小动物很温柔,虫子都不舍得杀一只,却(奇迹般地)能够保家卫国……如果妻子坚信这种无懈可击、浑身优点的男性是真实存在的,自然会对干啥啥不行的丈夫怒火中烧。

各科成绩优秀,运动细胞发达,乐器也玩得不错,内务整理得干干净净,彬彬有礼,天资聪颖,胆大心细,待人慷慨,性格坚毅,还是从不会惹人嫉妒的俊男靓女……一旦深信世上有如此优秀的孩子存在,自家孩子要是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谁能忍住不好好教训一番呢?

如果将这番话随便讲给某人听,对方的第一反应多半会是笑出声来,然后回复一句:“这怎么可能呢?差不多就行了。”但恐怕转过头去,他就会把所有压力和训斥都施加到自己的孩子头上:“好好学习!”“学什么都得坚持下去,不许半途而废!”“给我好好收拾房间!”“这孩子,见人还不快打招呼!”……诸如此类的训斥必然接踵而来。

人生没有不用付出代价的事。一味地消除这边的风险,那边的风险便会纷至沓来。不论是紫外线还是胆固醇,都不可能被完全清除。

子女教育和夫妻关系同样如此。

举个例子,我们所知道的理科天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完全没有好好拾掇自己的意识,这是因为他们脑中的“虚拟世界”太过活跃,无法与眼前的现实世界融合,从而无法达到虚拟与现实的平衡。

太过沉迷于脑海中的事物,就会在认清现实事物上花费更长的时间,无法利索地完成日常小事,最终结果就是东西用完乱放、衣服脱了乱丢、事情做到一半就撒手不管。不管是“任务”还是“物品”,总之就是没办法厘清——这就是一些理性思维活跃的大脑的典型特征。

如果拼命想把这样的孩子培养得彬彬有礼、一尘不染,或许一个潜在的天才少年就会悄无声息地消失;但若连正常的社会生活都无法适应,则根本算不上是长大成人了。

父母需要把握好以上两种风险的尺度,如果盲目坚信没有损失、只有获益的“完美主义”,只会招致不幸。

所以,当看到自家小孩没办法把自己拾掇得井井有条时,不如就将其当作孩子的个性来看待吧!换个角度想想——“我家小孩可是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呢!”不是同样令人欣喜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丈夫和妻子、上司和部下,在面对上述问题时也是如此。如果对方改掉了“稀里糊涂”“磨磨蹭蹭”“做一半就撒手”等小毛病,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个性也会消失,你爱这个人的理由(不拘小节、想象力丰富、有毅力等)便也随之消失了。

不过,倒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些都属于大脑的个性,不是人为想改就能改掉的。

换句话说,即便努力改正这些小毛病,也只会徒劳无功,而“试图修正小毛病”这一行为正是“家庭压力”的主要来源。

“已经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总是乱放东西?”生这种气毫无意义——因为肇事者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啊。所以说,但凡遇到这种情况,不如问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如果提醒多次都改不了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式来应对了。

就在昨天,我家刚巧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儿子把西服脱下来,随手就放在衣帽间门口的走廊上,这一幕刚巧被我丈夫看见了。作为家中一丝不苟的“洗衣队长”,丈夫当场就发火了,唐僧念经一样叨叨着:“说了多少次了,不要随便扔在这儿,要挂上、挂上!这臭毛病怎么老是改不掉呢?不管有什么急事,都必须先把衣服挂在衣架上!”

儿子当时正在厨房里跟我一起准备晚饭。听到这话,我拔高音量对丈夫说:“你也是的。吃了多少年你儿子做的饭了,就一件衣服而已,帮他挂起来又能费多少力气?”“这是两码事!我说的是修养问题。”丈夫当场反驳。

就这样,每次他路过衣帽间走廊看到这副光景,火气就会越来越大。见此情形,我便悄悄替儿子把衣服挂上,还麻利地喷了点杀菌除皱喷雾——完成这些也就花了不到半分钟。

与其改变家人,不如换个处理方法

其实我家衣帽间的使用效率一向很高。这栋房子在建造之初,我们就特意精确地计算了儿子的动线,为他配备了一个专用衣帽间。

这个衣帽间位于刚进玄关、登上台阶之后正对面的地方,右边是卫生间,左边是一体式厨房,再往上一层就是儿子的卧室。不管进门后面朝哪边,他总会不自觉地在门口脱掉外套,把书包随便放在哪里后,径直往屋里走去。

再挪个50厘米,就能把包好好地放在固定的地方,挂外套的衣架也就在一米开外。如果儿子能自觉把外套和包放在该放的地方,固然是好事,但由于他还要负责准备晚饭,所以进门后总会直直朝着楼梯尽头的冰箱而去。多亏有儿子帮忙,我们一家才能每天享用丰盛的晚餐,所以放包、挂衣服之类的小事让他人代劳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话说回来,我丈夫这唠叨别人的毛病也是改不掉的,所以只能静待他发泄完毕,再由我和儿媳解决儿子的“遗留问题”。

今年搬进新房子之后,这套机制一向运转良好,我们一家人也得以和谐共处。而在之前住的房子里,儿子丢外套的地方离衣帽间实在太远,为此我也常因丈夫无休止的唠叨和儿子随手乱丢东西的习惯而恼火(虽然最终还是决定原谅他们),儿子儿媳还总是为了衣帽间的面积分配问题吵嘴。

当时我就想,建新房子时,干脆将“乱丢乱放”作为房屋设计的前提好了。这个想法真正付诸实际后,争吵和怒火都明显减少了许多——我可以发誓,这绝对是真的。

对了,第二天一早看到自己的外套平平整整地挂在衣架上,儿子还会特意跑过来跟我说一句:“谢谢老妈帮我挂衣服!”皆大欢喜。

家中无大事,只要对任何事情都上点心,完全可以避免家里人翻来覆去地为了同一件事发无谓的脾气。

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