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还原的象Epubooks电子书下载每天在线一本epub电子书

 无法还原的象Epubooks电子书下载每天在线一本epub电子书


 

 

内容介绍:

《无法还原的象》是陈嘉映教授的学术随笔集。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文章分成五组:

第一组两篇带点儿回忆的性质。

第二组是学术论文,是这个集子的主体,其中“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导论”是为作者翻译的《哲学中的语言学》所做的长篇前言。

第三组是评论和访谈。

第四组是一些零星的小议论。

第五组的后两篇谈论艺术。

我们这代人有过什么呢?我们这代人还有什么呢?我们只有精神。于是我们在这里相会了。

读一本新书,不再像是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蹦出一个新想法,不再像是彻照整个心灵的令人狂喜的日出。一本书,是千千万万本书中的一本,不过增长一点点知识,一个想法,不过是融入思想海洋的涓滴。一叶小舟,在狭窄蜿蜒的河道里,感到自己疾行。河道渐宽,徐徐融入海洋。在这茫茫大海上,不再感觉到自己前行,甚至不再有前行的方向,四顾茫然,所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开始感到生之有涯知之无涯,开始感到一个人只能学到一点点东西,只能思考一点点问题,那种尽收世间学问、独立于天下至道之巅的期许,不知不觉中显露其虚妄,尽管还要很多年,这种感觉才逐渐变成默默的体会,还要很多年,这种体会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克服青年时期的理性骄狂。

随之而去的,Shade!还有青年时期对理性光明的无界激情。幸与不幸,思想的青春结束了。今后是为伊憔悴的工作。

越到观念的深处,论证的理据就越发内在于论证过程本身。在观念深处,我们较少谈论对错,更多谈论不同、差异,更多谈论深度和道性。

 

作者介绍:

陈嘉映,1952年生,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等;译有二十世纪极重要的两部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 记得收藏本站哟!每天都会更新 资源收集不易,还请帮忙点一点,是我的动力谢谢!!!!!!!!!! 如果有什么书本站没有,你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去的! 收藏本站每日更新更多书籍! 资源地址: Epub版-----网盘密码1122 MOBI版-----网盘密码1122 PDF版------网盘密码1122 TxT版------网盘密码1122 azw3版------网盘密码1122 ======================================================= 部分简介:

学术工作能够让结晶在文本中的生活形态和思想重获生机。这一点比较清楚。但人们仍会担心,学术过多会挤压了活生生的思想。有人说,八十年代有思想没学术九十年代有学术没思想,其中包含了这种忧虑。

学术和思想的关系是近年来常谈起的话题。圣人早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原则性的表述没挡住宋朝人争论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没挡住清朝人争论考据和义理。类似的争论今天也不少,到处都有学院派和思想派(关注现实问题派)的争论。反对学院派的人主张,一切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学术只不过是装饰、炫耀。学院派声称,博学才能精思,没有学术,就是胡思乱想。

学术和思想好像很不对称,思想是到处发生的事情,学术却是少数专家的工作。有好多时代好多部族根本不识学术为何物,但你不能说人家不想事儿。显然这不是疑惑之点,争论中所说的思想,不是平常想想,而是思想性的作品。思想和学术之争谈的是原创思想作品对学术研究的关系。[21]重要的作品本身多半不是学术工作的结果,诗三百、伊利亚特、敦煌壁画,都不是学术研究的产品。但它们公认极富思想性,从而都成为最重要的学术课题。各种类型的作品和学术的关系有的紧密些、有的松散些,富于原创力的摇滚歌手很少是音乐史家,富于原创力的哲学家却往往是哲学史家。音乐家、诗人、哲学家也各个不同。博学家告诉我们,老杜的诗无一字无来历,但《古诗十九首》恐怕不是这样。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喜好借助解读文本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就不是。

在我看,人文真理本质上是历史—解释性质的,所谓“六经皆史”。在这里,创造性活动始终和文本解读纠缠在一起,乃至于思想作品意义上的思想可以恰如其分地叫作“学术思想”。

很多青年人重思想轻学术,在这些青年人眼里,学术工作不过是在故纸堆里打转,远离了思想的活生生的形态,误己骗人而已。年轻人不喜学术,一部分是血性使然。纯学术工作包含了很多平凡甚至琐碎的东西,往往不合青年人的血性。青年人觉得自己的思想与骨血相连,有千钧的生力,和那些埋在书本里的老朽思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所谓重思想,重的是思想的灵感,而不是思想的结晶,所谓轻学术,其实是笼统厌烦所有平凡的工作。其实何止学术?让思想以适当的形式呈现,脱离了特定的肉身仍保持潜在的活力,随时滋生新的丰满生命,照样要求好多平凡清苦的劳作。青春让人羡慕,这自无话说,但说到思想的活力,青年人未免轻易把自己的热情、灵感、憧憬都当成了成形的思想。在一团青春激情之中,每一个思绪都变得新鲜饱满,这激情渐渐退潮之后,他多半会发现他那些思绪并不比前人高明,多半早已成了一些空洞的议论。

所谓八十年代重思想九十年代重学术,大致也就是这样的情形。那个时候,生活刚刚从专制里解放出来,所有的思想都和新的生活可能性紧密结合,因此有声有色的。而且,那些新生的思想技术含量很少,和老百姓比较贴近,场面就比较热闹,旁观者和竞技者的界限不那么分明,只要你思想能力强,又好想点事儿,随时可以从观众席跳进赛场。不像专业竞技,你要是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就只有旁观的份儿。凡是从八十年代过来的人,都会记得那种意气风发的景象。不过,在小说、电影等各个领域,那个时代并没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一提的作品,遑论哲学。这也并不奇怪,对于每个生存者新鲜无比的事情,从历史上看,却经常只是重复。甚至可以说,八十年代人由于不大了解前人的成就,因此特别意气昂扬,等到自己的眼界更宽了,就知道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并没有太多新意。所谓九十年代重学术,等于是补课。

不妨提到,所谓思想作品,是指提供了新思想新思路的作品,有别于通俗思想或普及性的著述。思想普及之于学术—思想,有点像通俗历史小说之于历史学研究,有点像科普之于科学研究。我们外行读的是科普作家,科普作家读的是科学家。思想是可以普及的,虽然普及的思想总是走样的。我们可以用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康德或胡塞尔的某些想法,但他们自己从来不向广大读者讲话,这是其工作性质使然。

伪学术与其他

不过,年轻人对学术的怀疑,还有更实质的内容。

首先是堆积如山的伪“学术”。在学院里掌握了一定的解读技术,但对文本中包含的思想毫无敏感,解读来解读去,程序上都符合学术标准,但没有任何思想从异域复活。在初级的学术训练中,这也许是可容忍的,但把这种东西叫作学术著作,纯属张冠李戴,成心毁人家学术的声誉。学术脱离现实功利的计较,但绝不是脱离了学术目的的盲目操作。那些东西也不是所谓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纯学术是指解读技术的研究,这是技术增量或技术创新的工作,这种工作和把现成的解读技术拿来胡乱运作一番毫无共同之处。

其次是用所谓学术标准来规范所有思想作品。前面提到,按照实证科学的模式来制定人文探索的学术规范造成很多恶果,而今在人文探索内部,又把思想作品等同于学术著作,造成进一步的恶果。行政机关要求所有的思想作品都用翻译体写出来,并且每一行都至少要加一个脚注,成心要把好多快乐的活动变成苦差。

其三,学术领导既无思想也无学术,只好用划一的格式来规范思想作品,这也难怪他。但伪学术并不只是用来讨领导欢心的,实际上学院中人才是始作俑者。本来,一个人有点想法,愿意公之于世,满可以写篇小文章,可他偏偏要把自己的想法说成是孔子的思想、马克思或哈贝马斯的思想,因为他是学院中人,学院中人就要有学术性,而解读文本才具有学术性。

没有想法的人,就更需要“学术”了。要用平常的语言写肤浅无聊的想法,读者岂不一眼就看出来了?若加了好多古怪词汇,加了好多脚注,谁都没有耐心来看,自然就看不出立论的陈腐、推理的漏洞。就算你看出来了,你好意思说孔子肤浅马克思肤浅哈贝马斯肤浅吗?我引了那么多大家宗师,你大概也不好意思说我肤浅了。

一个人可以从事学术工作,也可以致力于创作。从事学术工作的,有人侧重于义理,有人侧重于训诂;创作思想作品的,有人更靠近学术传统,有人离得远些。这些自可任每个人依自己的能力、兴趣、环境来定。为什么要厚己薄彼是己非他,把自己的定位上升为普遍正当的那种?

作品的文本化

伪学术的另一种表现是作品的文本化。创造作品是需要技术的,但这不是要求读者掌握的技术。建筑师需要大量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一座大厦,但我们无需学习技术就能舒适地住在里面,能够欣赏它、品评它。古典艺术家都是技术巨匠,但古典作品多半不需要解读的技术。感受力、认真的阅读习惯,这些都与技术准备有别。同时代的艺术、诗歌、电影,是当下可理解的,基本没有文本性质,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就能读懂它们。我自己觉得现在的好作品仍是这样,而一些新锐文学艺术评论家则极端过度地夸张了它们的文本性质。现在的风尚是把什么作品都视作文本。

现在的学院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这种转变。学术是文学院的raison d'etre,只有把作品视作文本,教授才获得理解作品的权威性。按说,当代作品原不该放在学院里研究,倒不是因为它们不够重要,还不够学院研究的资格,而是因为教授们并不是这些作品的优选受众。即使有时要把这些作品视作学院功课,我们也应明了它们不是典型的文本,避免用划一的“学术标准”来控制研读探讨。据我看,这是当代伪学术的一个主要来源,文学评论、文化评论是伪学术为害最烈的领域之一。本来我们可以在一个远为平实也远为有趣的界面上来参与艺术作品的讨论,但如果不把关于作品的讨论弄得很学术化,怎么对得起教授的头衔,怎么对得起庄严的大学课堂呢?仿佛无论你怎样真诚地感受认真地思索,只要没有他们的那套学术训练,你就听不懂一个曲子,看不懂一部电影,只揆诸常情常理,就不配参与艺术和思想的讨论。

和把作品当作文本来解读的风尚相应,当代艺术家中也出现一种风尚,那就是把作品当作文本来制做,在产生作品的时候就把它弄得不能直接被理解、被读懂,而需要某种技术才能解读。艺术家似乎不是在为他的朋友创作,而是在为艺术史创作。

放眼远望,我们大致能看到更大范围内正在发生系统的位移。从前的胡思乱想现在变成了生活,所谓虚拟现实,孩子和成年人把绝大一半自由时间(上课上班睡觉之外的时间)消磨在电子游戏和电视节目前面;从前的生活变成了作品,名人的婚恋离婚戒烟复吸成了最畅销的书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也有机会借暴露或编造隐私挤进名人的行列;从前人们创作作品的地方,今天的人去制做文本。

把生活当作作品,把作品当作文本,不是媒体界和学术界几个聪明人的聪明话,这些转变是系统的,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该怎样理解这个系统转变的世界意义,有待高人指点。我个人不是追新族,我认为这个新时代在精神上孱弱得无趣。把生活当作作品,不仅降低了作品的标准,同时也败坏了生活,生活正在和媒体共谋,把自己变成一场规模宏大的Truman's Show。

发表评论

0 评论